散伙饭只请了部分同事 没请的拉黑骂他“小气鬼”

01.06.2017  11:30

都市热报消息,六月是升学的季节,也是离别的时期。如果遇到离职,这请吃散伙饭,还吃出个“小气鬼”,说出来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当事人也气得想打人。这到底是为啥呢?

本着传统本着节约精神

散伙饭只请了几个同事

早知道这样,这顿散伙饭就不请了。”昨天,记者在三峡广场见廖静(化名),他穿着灰色T恤,一脸不悦。

原来,今年28岁的廖静在渝北红锦大道一医疗公司做销售,因为家住大学城,每天早晚上下班实在太远,一直想换工作。端午节前,机会终于来了,他在微电园找到一份不错的农机销售工作。在提出辞职前,他决定请部门同事吃个散伙饭。

部门有个传统,不管是离职还是来新人,大家都喜欢聚一聚。”廖静告诉记者,公司销售部一共有20多号人,一顿饭消费也不低,不可能都叫上,所以他决定只叫领导,以及平时经常关系好的,或是曾经帮助过他的同事。

最后,廖静在观音桥找了一家烤鱼店,一共叫来了6个同事。可因为这一顿散伙饭,得罪了不少原同事。

因为没请因为没请因为没请

同事骂他小气鬼微信也拉黑

第二天,廖静到办公室收拾东西。同事小叶跑过来问,“静哥,听说你要辞职了,散伙饭都吃了啊,咋也不通知我们一声。

廖静听了只能尴尬笑笑,不作声,继续做手头的事。

但是,廖静辞职还请部分同事吃了散伙饭,消息很快在部门传开了。因为廖静没请吃散伙饭,被缺席的同事们背着他议论纷纷:

好歹是同事,辞职也不说一声

“不请我们吃散伙饭,说明我们“不够格呗。

小气鬼,连一顿饭都不舍得请,点儿都不耿直。

当天下午,廖静想找部门的小伟交接工作,却发现微信已被对方删除拉黑。

当时我就懵了,后来听同事说,小伟还发了朋友圈——小气鬼一个,我把你当朋友,你却从来没当我是朋友。”很显然,小伟指的“小气鬼”是廖静。

好心办了一桌散伙饭,结果闹得里外不是人了。倒不如谁也不请,省钱又省事。”廖静说,最遗憾工作5年,积累了不少关系,因为这顿饭也彻底断了!

同吐槽

遇到同事离职 散伙饭还AA制

相比起廖静,轨道族刘敏遇到的散伙饭则要更加奇葩。

今年年初,刘敏的部门同事小雨离职,通知了大家时间和地点,没想到就在挂断电话前,小雨又补了句——“我也没什么钱,大家AA嘛!

刘敏挂断电话心里特不痛快——“见过吃饭AA的,没见过吃散伙饭还AA的,毁了三观了。

刘敏回忆说,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吃了这顿饭。但这样的散伙饭,再好吃也没有胃口,大家吃了半个多小时就草草结束了。之后,大家按照人头数把现金交到小雨手中,“各付各的,有的找零也不要,转身就离开了……

微调查

散伙饭到底吃不吃?

散伙饭大家应该都遇到过,那到底吃还是不吃,请或者不请呢?这看起来是本经济账,说到底却是个人情账。

吃饭事小,丢面事大,为了维护关系网,硬着头皮也要上。昨天,记者通过热报读者群发起微调查,在63人的回复中,有40人表示,散伙饭还是要吃的,即使将来不在一起工作学习,但也值得为曾经的友谊干一杯。有17人明确表示,散伙饭没必要吃,浪费钱。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大四学生谭先俊说:大学生活十分难忘,散伙饭是和同学朋友离别前的最后一餐,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加深同学情谊,还可以趁机会跟闹矛盾的同学化干戈为玉帛。

轨道族黄卫则不这样认为:“吃饭只会浪费钱,对于经济来源不好的,只会是负担。”反正要离职了,以后能不能再遇见还不一定,这么多钱就这样被挥霍掉真是不应该。

问专家

散伙饭办不办 还看个人意愿

情感专家黄馨表示,如今吃散伙饭成为了职场里的一种传统。“请不请散伙饭,看个人意愿,不要纠结于他人的说法,没人会因为吃了一顿就更加喜欢你,也不会有人没吃这顿饭,而讨厌你。

如果请客吃散伙饭,最好低调些。要提前告知想宴请的同事,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散伙饭不要因为“面子”而搞,超出经济承受范围后头吃泡面喝西北风的是个人,本着“相聚即是缘分”的原则,聚一聚开心就好,吃不吃不重要。

都市热报记者 郎建荣

原标题:散伙饭只请了部分同事 没请的拉黑骂他“小气鬼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