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耍事多:现场唐卡制作创意纽扣梅花图

17.08.2015  13:22

  8月16日,记者从昌都市经济合作局了解到,昌都将在2015重庆文博会上展出包括唐卡在内的多项当地特色产品,同时还会请来3位优秀画师,现场展示唐卡制作过程,让观展市民一饱眼福。

  “现场将展示15幅唐卡,最大尺寸约120厘米×90厘米。”昌都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唐卡的绘制要求特别严格,甚至对唐卡的内容、着色、尺寸都有明确规定。本次文博会上昌都展区专门准备了3张半成品唐卡,3位优秀的画师将现场制作唐卡,让重庆市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唐卡艺术。

  除了唐卡,本次昌都展区还将展出已有300余年历史的手工木刻产品——波罗刻版。“波罗刻版主要用于印制佛教经文和图案,在藏区雕刻艺术中属于精品之列,需要雕刻工具40余种,木刻手艺工序也十分复杂。一部经文的木板雕刻工艺流程可细分为裁纸、撰写、内文校对、印刷、临摹雕刻、经文校对、进油、晾晒、兑制朱砂、上色、防护、分页、核对、捆扎包装等近20道工序。”昌都市经济合作局姜德志介绍。

  此外,本次昌都展区还给重庆市民们带来了6条游遍昌都的旅游线路:昌都—类乌齐(自然风光之旅);昌都—类乌齐—丁青(原始宗教文化之旅);昌都—嘎玛沟(西藏唐卡文化之旅);昌都—八宿—然乌湖—来古冰川(茶马古道文化之旅);香格里拉(云南中旬)—昌都—拉萨(茶马古道探密之旅);成都—昌都—拉萨(川藏风情、茶马古道文化之旅)。

  为了让重庆市民对昌都有更直观的了解,增进两个城市之间的交流,昌都展区的背景墙将分别喷绘了昌都全景照片、昌都非遗文化图片以及昌都风光、旅游景点和昌都城市及新区规划等,市民在观展时可更清楚地了解昌都的历史和文化。

  说到蜀绣,人们也许并不陌生,可是你见过用蜀绣绣成的婚纱照么?8月16日,记者从2015重庆文博会组委会了解到,本次文博会上将展出包括蜀绣参展婚纱照在内的多项文化创意产品,这些文化创意产品的价格相当亲民,感兴趣的市民还可在现场进行购买。

   独具一格的婚纱照

  “看,这就是我准备带到文博会上的婚纱照。”昨日下午,记者在本次文博会的参展人、多年从事蜀绣研究的向红霞家中看到了她新近用蜀绣缝制的一幅婚纱照。如果不是事先知晓,根本无法发现这是一幅绣出来的婚纱照。

  据了解,向红霞师从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郝淑萍,其作品屡次在重庆乃至全国的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奖。“我最大的愿望便是希望让更多市民了解蜀绣。”向红霞说,除了婚纱照,此次参加重庆文博会还会推出肖像绣、全家福绣等作品,市民可根据自己需要现场购买成品或进行私人定制。

  这样精美的作品,价格又如何呢?向红霞介绍,此次参展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日常的装饰品、小挂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价格也很优惠,最低的仅百元左右”。

  纽扣也能制作艺术品

  用数千枚各式各样的纽扣,通过胶水的黏接,拼成了一幅立体感很强的梅花图。当记者看到本届文博会参展人之一汤家碌所制作的这幅作品时,立刻被其精细的手工所震撼。

  据汤家碌介绍,这几年他一直在进行文化创意方面的创作,“我的目标便是用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品为原料,做出不一样的文化产品。”除了记者看到的作品,近年来,他还利用棉签、牙签、大头针等作为原料,先后制成了雪景图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都将会在本次文博会上与市民见面。

 


选稿编辑:陈梅

链接: http://www.cqrb.cn/xinwen/yaowen/2015-08-17/397587_2.html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