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城市文脉留住重庆记忆,怎么干?案例和建议拿去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巴渝文化研究,推进十八梯、丰盛等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实施地名文化保护工程,延续城市文脉,留住重庆记忆。上游新闻记者就此探访了丰盛镇,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请他们谈谈应该怎样延续城市文脉,留住重庆记忆……
案例
五个留下,让丰盛千年古镇传承历史文脉
1月27日,在巴南丰盛镇的老街上,一则好消息正在流传,“在今年两会上,丰盛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丰盛镇副镇长韦开华和群众一样,为此感到兴奋。
留住古镇名字
考证名称由来挖掘背后传奇
韦开华说,丰盛古镇是重庆确定的五个传统风貌街区之一,保护修缮工作做得靠前,已具备整体开街条件。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古巷之间,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思想。
韦开华介绍,丰盛古镇始于宋朝,兴于明清,已有上千年历史。
古镇进行保护性修缮时,对其名称由来进行了考证。以前这里又名“丰盛场”,世间传说种种,都有其出处、由来,但盛传而有据可考的是“封门场”、“峰门场”,其音“封门”,场镇唯一出口在两山之间,山峰陡险,称峰门。丰盛一名从清朝确名至今。
留住独有文化
修旧如旧重点挖掘“防御文化”
韦开华介绍说,丰盛周围山高林密,以前曾经土匪盛行,当地乡绅广修碉楼御匪,由此也为后代留下了一笔财富——防御文化。至今镇里仍留有六座完整的碉楼,以一条纵贯线的方式排列,独秀于古镇民房之上。
“一座小镇集中修建并保留下六座大型碉楼,是其他地方绝无仅有的。”韦开华说,在丰盛对古街道进行保护修缮过程中,碉楼都被一一保护下来,“如今很多游人来丰盛游玩,必去看看或爬爬这些碉楼。”
留住老人记忆
复原他们脑海中的古镇神韵
古镇要开发,更要传承,如何挖掘并留下古镇历史文脉?
“这里空气好,镇里长寿老人多,他们也是镇里一宝。”韦开华道出了丰盛镇在开发过程中,保存历史文脉的金点子:拜访老人,屈膝长谈,将老人印像中的古镇神韵“掏”出来,传承下去。
十全堂、仁寿茶馆、客来有菜……一个个已在古镇湮灭的标志性建筑,他们都寻其原址,照其神韵,修旧如旧。修好后,老人们立于堂前,说了一句“就是这个样子,没是错!”
除寻找老人记忆,搜集珍贵文献、老照片,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以仁寿茶馆为例,曾经的清代袍哥仁字号堂口,一些老物件早已在岁月中消失殆尽。为恢复丰盛镇,他们派出工作人员四处搜集,各种老物件又重汇于此。
上游新闻记者在茶馆内看到,馆内陈列了多种与袍哥文化相关的物件,其中还有一本清代奇书《江湖海底》,记录了晚清民国时期袍哥组织各种江湖口号、暗号堂语等。
留住原住民
留住千万古镇的烟火味
与古镇老人一样,原住民是古镇活着的“宝贝”。
“留住古镇原住民就是留住了古镇的烟火味,这是对古镇深厚人文历史重要的传承。”韦开华介绍,丰盛镇在对传统风貌街区的打造过程中,对于私宅,绝不迁走一人,而是按一定比例,政府与私人共同出资对老宅进行修缮保护,完工后,原住民迁入,继续在老宅安居乐业。
原住民对古镇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打心底热爱古镇,比谁都渴望古镇得到保护和传承。他举例说,现在古镇里的原住民保护意识较强,见不得有人在镇里乱搭乱建,如果有人要修建一个与古镇氛围格格不入的建筑,大家都会制止,并及时向镇里报告。“绝不允许改变古镇风貌,破坏古镇一脉相传的韵味。”
另外,“打造传统风貌街区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要让居民们享受成果,得到实惠,增加收入。”韦开华说。
留住老地名
让它照亮游子回乡之路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
对于地名的文化保护,丰盛也将这一工作融入到了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修缮工作中。镇里的地名,他一一道来,街道有十字街、福寿街、半边街、江西街……古寨有天平寨、共山寨、老鸦寨……古村落有刘家老院子、油房村、两路口……
这些经历数百年岁月的名字,依然沿用至今,在古镇保护修缮与开发过程上,绝不能改一个字。每一个老地名背后都一段传奇,一个故事,留住老地名,也就留住了城市记忆!
老地名也牵引着每一个离家的游子,勾起他们内心的乡愁,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随着丰盛古镇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外出游子,选择了回乡创业,古镇里一家名叫窖里香的酿酒坊,老板本在北京打工,后来回乡创业,将门店开在了十字街,因为这里是他儿时玩耍成长的地方,这里有他的乡愁。
代表说
让重庆的历史文化走进乡土教材
△市人大代表、市文物局副局长林必忠
“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重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巴渝文化研究,长期从事文化研究的市人大代表、市文物局副局长林必忠对此非常关注。
“重庆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需要继续加强。”林必忠说,巴渝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有三峡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前提,传承和研究是必须条件,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就是利用。”
“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乡土教育。”林必忠说,这些年他一直在为这方面的工作而努力,乡土教材应该加入近20年来重庆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最著名的就是三峡文化遗产的成果,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这样才能更好的留住乡愁,留下我们重庆珍贵的美好的历史记忆。
忠州博物馆即将开馆 让文化遗产更好传承
△市人大代表、忠县文物局副局长曾艳
“不久后,你来我们忠县,在现有的白公祠旁,可以参观我们新建的忠州博物馆,去那里了解我们三峡库区的历史文化。”市人大代表、忠县文物局副局长曾艳说。
前三峡文物抢救性发掘,在三峡库区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即将开馆的忠州博物馆,为这些“宝贝”们找到了家。忠州博物馆占地面积36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以忠义之魂、大地史书为主题,分人文忠州、忠义忠州、多彩忠州三大部分展示。
“忠州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将免费向社会开放,不仅可以吸引本地的观众参观了解历史文化,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到忠县。”曾艳说,忠县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基层的文化保护工作者一直都在努力保护和传承忠州文化。
置县史长达2300多年的忠县境内,有被誉为“一部地下二十四史”的中坝盐文化遗存,有巧夺天工的石宝寨,以及苏轼、白居易、陆贽等历史文化名人留居遗迹。“我们建成了忠州博物馆,面上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起色,但忠县近300处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文物古建筑,还未得到及时修缮保护,已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曾艳说,不仅是在忠县,很多地方都存在这个问题,因此,对各地重点文物古建筑全面修缮工作迫在眉睫。
委员说
十八梯等保护修缮 应做好这道题
△市政协委员、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
“听了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感觉重庆文化建设越来越可期待。” 市政协委员、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建议,在诸如十八梯等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问题上, 应注意把握好三个“1/3”的关系。
“现在很多传统风貌街区,包括旅游小镇、文化古镇等,形态和业态都做得不错,但仅仅解决这些问题,仍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谭小兵认为,延续城市文脉,留住重庆记忆,都离不开对文化的传承,而传承的关键还在人。他建议,应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方式,积极营造出大众参与的文化传承氛围,加强对下一代人的传统文化传播和教育,从文化认识到文化认同,再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北京的传统文化都在胡同里,我们的十八梯,就好比北京的胡同。”谭小兵认为,在对十八梯进行保护修缮时,应尤其注重将本地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落地生根。他还建议遵循建筑形态占1/3、文化业态占1/3、原住民占1/3的原则,对十八梯进行保护修缮。之所以强调原住民,在谭小兵看来,原住民所呈现出的生活气息可以避免这些传统风貌街区的同质化,而更具特色和个性。
△市政协委员、铜梁区龙绣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陈洁
一条铜梁龙 带着龙绣“一起飞舞”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不仅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闪亮登场,2018新年夜,铜梁龙舞还在纽约时报广场大放异彩。1月27日,市政协委员、铜梁区龙绣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陈洁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正是这样一条铜梁龙,将一度低迷的龙绣带向复苏。
铜梁龙绣是在巴渝大地上繁衍传承的本土刺绣技艺。早在明清时期,铜梁民间家家户户都有绣枕头、鞋垫和门帘的习俗。
“但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精妙绝伦的铜梁龙绣曾一度陷入低迷。”陈洁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由于不少习得龙绣技艺的当地人,纷纷外出务工,导致这一传统技艺黯然失色。最近十几年,随着铜梁龙舞走向世界,一度低迷的铜梁龙绣也再次得以复苏。
陈洁介绍称,目前当地重拾龙绣技艺的工匠有100多人,虽然其中多数为农村妇女,但仅凭龙绣技艺这一项,每月就可增收2000元左右。就龙绣的价值而言,陈洁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曾有一幅近10米长的《富春山居图》龙绣,开出了18万元的价格。
“今年,我们还计划在线上对龙绣产品进行推广。”
上游新闻记者 杨野 罗永攀 刘瀚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