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推动乡村新发展

08.02.2017  10:11

  每次回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春节回老家,我明显感受到一股蓄势待发的新乡贤力量,正在让过去封闭的村庄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我的老家地处山东沂蒙山区,村子里大约有1000口人。和很多村庄一样,过去这些年,这里人口流失较为严重,几乎处于半空心化状态。很多年轻人丧失了务农的基本技能,也不愿意重复父辈的老路,在外打工几年后,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就在县城买房,然后定居在城里。

  这种变化表面看来似乎造成了乡村凋敝,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股新生的向上力量破土而出,给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希望——村里之前走出去的那批人,如今开始以各种方式反哺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发展。比如,村里有两个典型的年轻人,一个是A君,从青岛那边引入了一个服装加工厂,带动了村里五六十人就业,大大减轻了村庄的“空心化”;一个是B君,把村子里撂荒的土地租过来,盖起温室,种了很多草莓,和村里人合伙搞起了“草莓采摘”,年销售收入达3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已经深度影响到农村。村里有个90后大学生,把乡邻的土鸡蛋收集起来,统一放到网上卖,过去一年净赚十万多……就是在这种新生力量的驱动下,乡村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过去单一的种植经济,向观光、旅游、生产加工等综合型经济结构转型。

  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次回去,感受比较深的一点就是重修家谱。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赶上修家谱,也是第一次看到家谱。重修家谱不仅把宗族关系理顺了,更重要的是家族内部的关系更加融洽紧密。家谱修完后,家族内部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一个大家子上百人,同一个姓氏,同宗同源,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其乐融融。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在一定意义上,重修家谱就是通过重构家族纽带、重建家族伦理,进而重建乡村伦理。通过重修家谱,家族成员找到了根脉,建立起了更深厚的家族情感。同时,这种家族凝聚力、向心力、荣誉感,也在推动家族中的能人、贤人,通过各种方式回报家族与故土,“回流”到乡村建设中。

  可以说,割舍不掉的乡土记忆和根植于血液的乡土文化,如今正在让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文化有致富经验的能人,肩负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成长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不管是那些将产业、财富带回乡村的致富能人,还是通过家族联谊纽带回流乡村的贤人,他们都在通过参与建构和维护乡村的公共利益,通过协商沟通、张罗公共事务,通过实实在在地推动乡村建设发展,努力将村社凝聚成一个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这些“在土”“离土”的乡贤,早年多数是到某地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如今,他们把现代价值、先进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带回乡里。可以想见,随着这些新乡贤的崛起,他们的观念、思想甚至对潮流事物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周边乡邻,最终振兴的是整个乡土,从而使新农村建设迸发勃勃生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