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红色地标丨82年前,《新华日报》在这里吹响思想号角

22.07.2021  16:04

  新社重庆7月21日电(记者杨仕彦)在重庆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的一处洼地,一座五栋竹木、土木建筑的院落依山而建,隐匿其中。灰白色调,木质楼梯,格局间透露出时代的风貌。这里就是《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后因武汉沦陷,迁往重庆。1939年,因日军大轰炸迁至化龙桥虎头岩。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报纸。

  《新华日报》最初迁入重庆时,馆舍位于城内的西三街和苍坪街,由于日军轰炸,馆舍被毁,于是移至虎头岩村,与《群众》周刊合署办公。报社人员在这里写稿、编辑、排字、印刷、装订,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当时,由于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经常无故删改和检扣《新华日报》送审的稿件,报社人员采用了一种特别的编辑方式——开天窗。

  每当稿件被检查机关从版面上强令抽去或删改,甚至禁止发表时,编辑部不用其他稿件去补充版面,而是在报纸上留下空白,或配上富有一定内涵的文字或标题,以此揭露和抗议国民党政府压制新闻出版自由的行径,强化传播效果。

  除了要面对国民党当局的打压,《新华日报》还要躲避日军轰炸。为了确保报纸按时出版,报社人员将印刷机搬抬进了自己挖建的防空洞中。1941年刊登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新华日报》正是在防空洞内印刷而成,将“皖南事变”的真相告知于天下。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也曾是新华社重庆分社办公地。1946年5月,由10名同志组成的新华社重庆分社迁往《新华日报》总馆。分社同志利用仅有的一部电台,每天抄收延安新华总社发来的电讯,除供《新华日报》刊用之外,还提供给重庆其他媒体。

  1947年2月28日,《新华日报》被国民党查封。8年多时间里,《新华日报》坚持以事实为导向,宣传团结抗战,宣传真理,揭露黑暗,敢说真话,逐步成长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发展爱国民主运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战事业、宣传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舆论武器,在鼓舞人民斗志、打击反动势力、团结领导人民群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与红岩嘴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地、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一起,被合称为“红色三岩”,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部分沦陷区的一盏明灯和开展统战工作的主阵地。毛泽东主席曾经高度评价,我们不仅有一支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支“新华方面军”。

  今年“七一”前夕,《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完成修缮,面向公众投入试开放。现场根据影像资料,复原了10余间房屋旧址,制作了“新华之光耀华夏——《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专题陈列展,展出了30余件实物和18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还设置了印刷互动区,丰富了参观体验。(参与采写:范琳璐、罗雅婷)

编辑: 刘文静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