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回村建“新型农场” 结果成全国家庭农场示范场

31.12.2019  23:40

这个围栏要围好哦!莫把泥鳅儿弄跑了……”12月31日午后,天坪山上的二圣镇中坪村,刘海依旧忙碌在农场中。从放弃在外打工到回村自建“新型农场”,刘海不仅让家里的收入得到了提高,所建的农场还被评为全国26个优秀家庭农场示范场之一。   

大胆尝试收货“甜头

刘海1987年出生,父亲刘昌元是个老实的农民,以种地为生。

2011年,刘昌元有机会流转村里其他农户64亩土地种水稻。接还是不接?刘昌元拿不定主意,于是叫回了在外务工的25岁儿子商量。

接!”刘海替父亲做下决定,并决定放弃打工,回来和父亲一起干。

刘海说,高山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也不是稀奇事,但改良了品质,加上天坪山的地理气候等因素,第一年下来,水稻的收成就达到了亩产1000斤左右,由于品质较好,每斤大米的价格也比普通的高近40%。

勇敢创新成高素质农民

刘海与父亲一起,对内科学种田、种养结合,搞初加工增效益,对外代耕代种,提供农机服务增收入,获得了较高且稳定的经营收益。刘海还发现,初级加工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销售大米比出售稻谷更有赚头。通过自己加工出售大米,可以有效解决种植环节效益低、销售受中间商制约的“难题”。 这一做,父子俩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在2013年5月,在国家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号召下,刘海又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了“巴南区昌元家庭农场”。通过直接流转田地搞种植、养殖,向周边农户提供农机服务等方式,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经营收入不断增加,年收入达到了110万元,纯收入30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高素质农民。

一亩稻田多种“玩法

如今,在部分水稻田里,刘海装上了网,在水稻田里挖了养殖鱼、虾、鱼鳅的沟渠。

泥鳅的收益可高了,一亩稻田起码可以增加收入8000元。”刘海说,他虽然建起了家庭农场,靠规模和机械化的提升,种水稻也能有赚头,但毕竟每亩收入就几百元,而如今他在50亩稻田里养殖泥鳅,水稻品质和售价更高,加上泥鳅的销售,收入大大增加。 

看到了稻鳅种养的广阔前景,刘海对周边上百亩荒废土地进行了改造,让原本光秃秃或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都变为了高产田。

一片普通的水稻种植区,衍生出多种“玩法”,不仅让农户“大开眼界”,也切实地增加了他们的收益。刘海透露,目前他已建起了家庭农场,打算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新品种等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业效益。 

刘海算了笔账,传统的水稻种植每亩产值在千元左右,“稻+N”模式下,可实现一田两收,避免土地浪费,稻加鳅每亩产值在12000元以上,稻加蛙每亩产值在17000元,稻加菇每亩产值则在25000元。

“一亩稻田多种‘玩法’!“刘海说,通过充分利用田、水资源,能够获得种植、养殖两份收入,还提升了水稻、水产品品质,让农场能够一举多得。

新闻多一点>>

巴南创新“稻+N”模式 荒土变高产地   

天坪山上多丘陵,地势相对较为平缓,一直以来,除了高山梨、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外,还有不少农户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但由于收入相对较低,不少青壮劳力都选择外出务工,一些坡地逐渐荒废,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让传统农业也能走上高效、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巴南区精准发力,探索创新了“稻+N”种植模式,即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度,营造生存环境,让泥鳅、龙虾、蛙、鱼、鸭、球盖菇等能在稻田中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互补、高效高质的种养模式。

目前,巴南区实施“稻+N”模式的稻田总面积已有上万亩,未来将在全区推广10万亩以上,在增加农户收入同时,还能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