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三棵树”形成立体化特色产业带

06.08.2015  20:19
      近日,奉节县安坪镇三沱村,果农黄俊书正在为脐橙喷施叶面肥;在该村正南20公里外的五马镇陈营村,技术员正在指导村民管护油橄榄苗;在更南的大山区,龙桥乡千余亩的红豆杉种苗基地里,各类红豆杉长势喜人。
      从长江边的安坪镇到与湖北接壤的龙桥乡,40余公里的距离,海拔相差1000多米。多样化的地貌是奉节生态的优势,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奉节立足实际,依托脐橙、油橄榄、红豆杉这“三棵树”形成了立体化的特色产业带,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从“一棵树” 到“三棵树
      1972年,奉节从外地引进了2株脐橙种苗,奉节脐橙由此开始发展起来。1993年,《人民日报》以“一棵树养活20万人”为题报道了奉节脐橙,奉节脐橙随后闻名全国。
      名声在外的脐橙种植量逐年增加,如今,在长江奉节段及梅溪河、草堂河沿岸,栽植着30万亩的脐橙。2014年,奉节全县脐橙产量达到24万吨,综合产值14亿元,当地依靠脐橙为生的达到30万人。
      如今,奉节已经从脐橙这“一棵树”经济发展为“三棵树”经济。
      除脐橙外,奉节继续在中山丘陵区扩大油橄榄种植。油橄榄树龄长、病害少,其鲜果冷榨可获得优质的橄榄油。作为我国三大适宜栽植油橄榄地区之一,近年来,奉节发展油橄榄冷榨加工产业,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
      2008年起,奉节县又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在南部的兴隆、龙桥等乡镇种植红豆杉,并开发相关的医药产品。目前,当地的红豆杉种植面积已达4.1万亩,成为继脐橙、油橄榄之后的又一特色产业。
      效益示范 山区遍植“经济树
      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2株脐橙种苗到如今的30万亩脐橙,奉节脐橙依靠效益示范推动了规模化种植。
      奉节铭阳水果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2005年,该公司在白帝镇流转土地1900余亩,推行标准化脐橙种植。到去年,企业实现年营收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100余户。现在,在奉节,像铭阳公司这样的规模化脐橙企业和合作社已有160余家,脐橙产业收入已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20%。
      “以前油橄榄发展的瓶颈在于加工。”奉节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谢海全介绍,随着提炼技术的成熟,市场行情看好,油橄榄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在当地最大的油橄榄企业金峡公司于2007年进入奉节,去年末,企业首批生产的30吨橄榄油,尚未进入市场,就被当地市民抢购一空。
      良好的效益前景,促使该企业正抓紧建设年产4万吨的初榨橄榄油基地,随后还将引进橄榄油周边产品的深加工项目。与此同时,奉节油橄榄种植也扩展到6.5万亩,按照当地规划,至2020年,该县的油橄榄种植规模将达到20万亩。
      跑稳生态经济“三驾车” 需靠产业链不断延伸
      脐橙、油橄榄和红豆杉三棵“经济树”,目前已成为奉节生态经济的“三驾车”。而跑稳“三驾车”,实现产业由弱到强,关键还靠产业链的不断延伸。
      以发展最晚的红豆杉为例。在奉节县南部的龙桥乡瑞丰村,村民雷尊明因种植红豆杉而受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成年红豆杉可年产1100—1300斤果实,臻源公司以每斤3元的价格回收,亩均年产值在3600元左右。
      “回收原料主要用来提取紫杉醇、红杉醇等高附加值产品。”臻源红豆杉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去年上马的首条生物制药生产线已投入运行,今年预计可生产紫杉醇300千克、红杉醇6000千克。下一步,该企业还将引进抗癌制剂及保健品生产线。奉节县相关部门预计,至2020年,当地红豆杉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达到18亿元。

      链接: 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15-08/06/content_1855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