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昕:以最具民俗特色的方式,勾起文化认同和城市凝聚力

24.06.2016  18:04

 

      从2015年6月18日开始,255位“逐梦他乡重庆人”的精彩故事,已通过全媒体介质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呈现和传播。
      网友发现,此次寻访的“逐梦他乡重庆人”中,有不少人物都和餐饮有关。他们当中,值得一提的是,一碗麻辣鲜香的重庆小面,也是著名主持人、重庆崽儿孟非的最爱。2014年11月,“孟非的小面”在南京开业。和重庆的小面价格相比,由来自重庆特聘厨师操刀,空运作料制作的小面一碗要卖28元。孟非透露,自己至少还要在南京开两家分店,让更多人领略到重庆小面的魅力。
      有网友提出,为什么这么多逐梦人都是做餐饮行业的?背后有何深层次原因?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蓝勇认为,川菜本来就是八大菜系之一,是平民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菜系。重庆菜又在川菜基础上有提升,在全国广受欢迎,已形成一种文化认同。蓝勇说,自古以来,大江大河、大山大水赋予重庆张扬、包容、开放的文化特色。作为巴渝文化中最具识别度的文化符号,火锅小面是最能得到认可的一个标签,体现了文化辨识度。
    重庆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昕说,在最近刚刚公布的“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中,重庆火锅位列第一。“从对外传播来看,选择重庆最大的文化名片为媒介,人们的接受度可能更强。”吕昕说,“逐梦他乡重庆人”作为一档立足于重庆,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的栏目,选择以最具民俗特色的方式做最接地气的报道,这种人物故事读起来最感人,也最能勾起文化认同和城市凝聚力。
      通过一年多时间连续不断的报道,逐梦重庆人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将吃苦耐劳、耿直善良的巴渝精神传播到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架起重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成为现代重庆人的名片。
      刚从国外交流回来的市工商联副主席、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会长严琦对此深有感触。“在国外,开重庆小面馆的都很受欢迎,这有助于在全球推广中国美食,是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严琦说,对外交往中,以火锅小面为代表的重庆美食已成为一张流动的名片,对于推广整个城市形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段庸生表示,“逐梦他乡重庆人”目前报道的人物中,媒体没有单纯地眼光向上,去追求高大上、高曝光率,而是脚踏实地到基层一线去探访社会行业中的典型代表,这是值得肯定的。“除了已经报道的各行业的典型代表外,还有更多逐梦他乡的重庆人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在异地默默奋斗,实现着人生价值。” 据华龙网(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