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学过《沁园春》、《卜算子》,没想到巫山还有个《巫山高》!

16.09.2017  23:05

重庆日报微信公号消息

千百年来

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让巫山声名远扬

殊不知

在古代文学诗体中

还诞生了一种

以巫山命名的诗体

巫山高

以巫山命名的 古诗体

来源于铙歌军乐的《巫山高》,原是汉代的乐府诗歌。”巫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向承彦介绍,最早的 巫山高 这样写道:“ 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诗歌描写出远行的游子,面对千水万山的艰辛,临水远眺,思念家乡,潸然泪下的场景。

之后,以“巫山高”为题目的诗歌层出不穷,从南北朝的王泰、刘绘,到唐代的卢照邻、孟郊,宋代的司马光、王安石,再到明代的解缙以及清代的李调元等诗人,均作过此题。在唐代诗歌中,流传至今的《巫山高》诗作就有20余首。可以说,从汉代乐府诗歌开始,《巫山高》开创了古代文学创作的独特诗体。

据了解,在这些《巫山高》中,有五言八句、五言十句、五言十二句、七言十二句等表现形式;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三类。

巫山美景

第一类重在描述巫山的险峻或优美,比如在第一首 巫山高 中,就这样描写巫山的险峻:“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 ”而 南北朝时期王融 巫山高 ,又把巫山写得十分优美:“ 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烟云乍舒卷,蘅芳时断续。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诗人想像在夜色将临之时,来到高峻的巫山,只见烟云翻卷舒张,蘅芜芳香怡人,美丽的巫山神女好像如约相见,蓦然梦醒,其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第二类是借此抒发孤寂、忧伤之情的。如 唐代张九龄 曾因仕途不顺,在巫山游览时写下了 巫山高 ,“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神女去已久,白云空冥冥。惟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以此来抒发自己的不得志。

第三类是借助巫山胜景,书写神女故事。如 唐代阎立本 巫山高 中写道:“ 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窈窕神仙女。仙女盈盈仙骨飞,清谷出没有光辉。欲暮高唐云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 ”让巫山云雨和神女故事尽展眼前。

向承彦表示,在这三类诗歌中,《巫山高》的风格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汉代军乐风,到南北朝以及初唐时期的华丽风,巫山之美和神女故事在有限的篇幅中统一起来,开拓了神女题材诗歌创作的新格局,赋予了巫山山水新的文化审美,让巫山成为神女文化的载体,神女也成为巫山之美的象征。

重庆日报记者 强雯

原标题:学过《沁园春》、《卜算子》,没想到巫山还有个《巫山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