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民航信息化引领者的“两江方案”

07.07.2016  17:48

    

今年2月14日,春秋航空重庆直飞东京航班开通。新华网发(春秋航空供图)

    新华网重庆7月7日电(邵以南)以重庆为圆心,距离重庆4-5小时航空半径的曼谷、吉隆坡、香港、台北、东京、大阪、首尔等亚洲城市正成为重庆迈向世界的新支点。借助渝新欧、长江的水铁联运,借助重庆在亚太地区的地缘优势,航空,正成为重庆内陆开放的新领域。这是中新合作锁定航空领域的重要理由,也是重庆构建多式联运、建设国际物流枢纽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春秋航空前瞻性的把IT总部布局重庆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重庆高速发展的航空产业、信息产业,为其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机遇。

    “”航之机

    重庆春之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没有“总经理办公室”的。

    李龙顺和周末仍在加班的员工们并排而坐,椅子背后一台落地风扇已算得直观上唯一的“特殊待遇”了。

    对此,更合理的解释是“企业文化”。“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的平台很开放,也没什么架子。何况我也是技术出生,就爱和大家打成一片,交流工作也够方便。”他笑道。

    大雨滂沱,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内鲜有人迹。大家为何放弃周末选择留守,李龙顺坦言,公司正式挂牌才半年多,不少工作仍处过度阶段,比如来自总部的业务交接和本地人才招募等等。

    从一枚技术男变身管理者,角色转换对今年刚满28岁的李龙顺而言,最大的感受即是“挑战”。“单说自己,以前哪带过那么多人?在上海时,后勤、产品、HR……总有相关部门为我们第一时间提供支持,而如今大多事情得靠自己来。

    随着业务逐渐剥离,李龙顺曾经工作的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正被重庆春之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而代之。

    春秋航空,这家国内首个民营独资航空公司,亦是首家由旅行社起家的廉价航空公司,秉着“让旅游成为一种时尚,让更多普通大众坐得起飞机”的朴素愿景,区别于全服务航空公司,定位低成本航空经营模式,仰仗价格优势吸引到大量对价格较为敏感自费旅客,及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务旅客构成的细分市场。自2005年首航至今,公司规模已扩张至目前的机队规模 60架飞机、114 条国内外在飞航线,84 个国内外通航城市,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80.94亿元,同比增长10.45%,是国内载运旅客人次、旅客周转量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

    目前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独立成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以春秋航空为代表;另一类由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成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或下属公司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包括九元航空有限公司、西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等等。

    当然,从春秋国旅集团决策层面上看,自1981年春秋旅行社诞生,到11年前高调进军低成本航空运输领域,顶层设计松动是首当其冲的撬动因素。根据 2005年8月起实施的《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我国放宽了对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的管制,就此打破国有资本对航空业的垄断局面,形成了以四大航空集团下属的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地方性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如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以及外国航空公司如汉莎航空、美国联合航空、新加坡航空和日本航空等并存的竞争格局。

    事实上,作为航空业的新兴力量,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经历了“两极分化”——一部分民营航空公司凭借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与灵活应变的经营策略,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比如在 2008 年行业性亏损的情况下,春秋航空是少数实现盈利的航空公司之一;另一部分民营航空公司国有化或由于经营不善宣布停航或破产。如今,随着高铁对于短途航线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剧,及中国民航局出台的一系列进一步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相关政策,混合型航空经营模式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全服务航空公司正在进入低成本航空领域,中国民航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