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节重庆过年方式更健康 不放鞭炮绿色蔬果成主角

24.02.2015  12:25

  春节长假就快结束,这几天,记者走访发现,越来越多重庆人开始选择一些健康的过年方式,折射出当今社会生活的新趋势。

   不放鞭炮年味仍然浓

  春节长假,记者在部分小区见到,往年春节频现的烟花爆竹残屑“红地毯”明显少了。在沙坪坝区杨公桥一小区,以前大年三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今年少多了。

  市民周维告诉记者,自家今年没放爆竹,年味并不因此而消弭。“以前是凌晨放烟花,现在觉得没必要了,被污染的空气最终还是自己呼吸了。”他说,年味其实跟放不放烟花爆竹没有直接联系。过春节,阖家欢乐才是最好的期盼,庆祝方式有多种,春节记忆有很多,贴春联、挂灯笼、守岁等都是不错的形式,且更低碳环保。

  记者走访发现,为了保持浓浓的年味,不少人选择一些烟花爆竹的替代品过年。在主城区各大超市及年货摊位,更多的市民选择购买春联、福字、窗花、中国结、灯笼等喜庆的物品、挂饰替代鞭炮,来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

   绿色蔬果成餐桌主角

  “”是过年的主题,传统习俗里,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佳肴。可今年春节,以往唱主角的鱼、肉成了配角,绿色蔬果成了新宠。

  大年初四,记者在渝北一农家见到,尽管水煮鱼、烧白、炖鸡、红烧肉等传统大菜依然在桌,却受到冷落,而清炒花菜、炝炒莲白、凉拌藕丁等小菜大受欢迎。

  “以前每到春节,我都要忙好几天,鸡鸭鱼肉摆了满满一大桌,大家吃不了多少。”家住沙坪坝区的李大妈说,今年她家的春节伙食来了个彻底的颠覆,蔬菜为主荤菜为辅,另外还准备了一些粗粮,大家吃得非常满意。

  在沙坪坝区永辉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卖鸡、鸭、鱼摊点前的人流量远不如蔬菜摊点的大。

  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等成为常见病,人们愈加注重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始关心吃什么健康,怎么吃健康。

   选择多出汗不要胖三斤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句调侃道出了不少市民过节的状态。今年春节,不少市民选择了少吃多锻炼的健康过节方式。

  2月23日,在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不少市民在打篮球、跑步、玩运动器材等,以出汗的方式过一个“健康年”。

  30岁的朱先生刚与大学同学结束一场篮球比赛。他说,每逢春节假期,从各地回到重庆的同学们都会聚在一起,吃饭、喝酒、唱歌。今年,同学们相继迈入30岁,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大家决定,以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方式联络感情。

  春节长假期间,路上车少。家住江北区大石坝的翟先生选择环保出行,骑上心爱的自行车,穿越石门大桥,来到磁器口古镇游玩。

  记者在磁器口古镇外的自行车租车摊了解到,春节长假期间不少年轻人来此租车骑游。大家一边锻炼,一边欣赏江边景色,很是惬意。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