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十佳田坎记者和十佳巷子记者

09.11.2015  06:43

据重庆日报消息 11月8日是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为庆祝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节日,表彰全市新闻战线一年来涌现的先进代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举行了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燕平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表彰了第三届重庆市“十佳田坎记者”、“十佳巷子记者”、“‘逐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采播群体特别奖”和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重庆市获奖者代表。

燕平向全市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他希望全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导向不动摇,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工作不偏向不走调。要推动融合发展不犹豫,着眼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既要在面上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又要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要推进媒体品质提升不松劲,不断推出影响大、效果好的主题报道,努力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要维护队伍形象不松懈,持续深入推进“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增强队伍素质,保持队伍纯洁,维护新闻战线良好形象,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作风,不断开创我市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本报斩获两个中国新闻奖

记者王珊获“十佳巷子记者

本报讯 (记者 刘敏)昨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通报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重庆市获奖情况。本报新闻作品《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组照、《“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路》系列报道分别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系列报道类三等奖。本报记者王珊获“十佳巷子记者”。

十佳田坎记者

    汤艳娟同志事迹简介 汤艳娟,女,32岁,重庆日报区县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0年,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800多篇。作品《忠县双古村“外来媳妇”带出百名“娘子军”老板》获得第十六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形式主义做减法,民生发展做加法》大型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不差钱的农民工兄妹》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二等奖。

    何露露同志事迹简介 何露露,女,30岁,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评论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5年,每年在基层单位采访超过200天,发表基层题材报道70多篇。作品《发泡餐具,警惕裸归!》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当“不文明”遇到“随手拍”》、《为生命“加盖”》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二等奖;《关注“如厕难”》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三等

    穆克非同志事迹简介 穆克非,男,47岁,重庆广电集团重庆之声记者、主持人。从事新闻工作26年,长期关注我市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采制了反映农村法制建设和基层司法实践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400余篇,成功策划实施了《身边说法走进巫溪》等大型户外直播,曾获各类奖项30多项。其主持的《身边说法》栏目获得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重庆市优秀广播栏目。

    於常勇同志事迹简介 於常勇,男,40岁,《当代党员》杂志社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3年来,采写了大量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深度报道,先后获得重庆新闻奖一等奖12次。作品《重庆新动力——联动三大经济带 打造西部增长极》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优秀策划一等奖;《创新驱动“重庆造”》获得2015年重庆市新闻报道精品工程优秀策划一等奖。

   康延芳同志事迹简介 康延芳,女,33岁,华龙网新闻中心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1年,每年采写反映基层、民生的作品100余篇。采写报道的巫溪独腿教师刘坤贤,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教师。网络专题《大学生村官的互联网思维——E时代的群众路线》获得2014年重庆市新闻报道精品工程优秀报道奖、策划奖;网络专题《龙小宝山城游记》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三等奖。

    王祥同志事迹简介 王祥,男,39岁,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16年一直坚守新闻采编一线,获得包括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重庆新闻奖、重庆广播电视新闻奖、重庆市新闻报道精品工程奖等各类奖项50多个。作品《发泡餐具,警惕裸归!》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当“不文明”遇到“随手拍”》、《为生命“加盖”》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二等奖。

    周小平同志事迹简介 周小平,女,30岁,重庆晚报时政新闻部首席记者。从事新闻工作5年,长期关注民生,跑遍重庆38个区县,采写了大量反映基层民生的稿件,采访的丰都无臂男子陈星银用双脚赡养年迈母亲的事迹感动全国。作品《沙区创新社区管理模式》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三等奖,《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民工教授”》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二等奖。

    郑友同志事迹简介 郑友,男,32岁,重庆商报社本地新闻中心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6年,每年采写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200篇以上。曾获各类新闻奖项15个。作品《绝症小伙去了天堂 却把光明留在人间》获重庆新闻奖一等奖;《垫江两室一厅,租金1元/月 这不是骗局,而是个关于爱的故事》获得2015年重庆市新闻报道精品工程优秀报道奖。

    何贤德同志事迹简介 何贤德,男,41岁,万州区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3年,摄制完成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专题作品100多篇。摄制的纪录片《暖冬》、《姐弟》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关注;摄制的专题片《抗争》主人公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电视专题片《那山那老人》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李小华同志事迹简介 李小华,男,34岁,涪陵广播电视台新闻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0年,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2680多篇。作品《4岁男童悬空7楼阳台 危急时刻好心市民施救脱险》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二等奖,《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页岩气开发走出“中国道路”》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十佳巷子记者

    陈维灯同志事迹简介 陈维灯,男,34岁,重庆日报科教文体中心记者。从事新闻工作6年,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近1000篇。作品《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路》系列报道,获中宣部阅评组表扬,引发了川渝地区的寻根热,刊登该系列报道的报纸被湖北麻城市移民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一位乡村教师的绝壁之路》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王珊同志事迹简介 王珊,女,33岁,重庆晨报都市新闻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2年,曾参与芦山地震、击毙周克华等重大题材新闻报道,曾获各类新闻奖项20多个,先后向社会推出两名重庆市道德模范、三名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获奖人。采写的《乡村教师22年背学生渡河上学》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小学庆六一 设接待处收礼金》获第十五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邓可同志事迹简介 邓可,男,30岁,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之声采访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6年,每年采写反映基层的报道100多篇,《育才中学乱收费》、《危旧电梯为何迟迟无人修理》等报道播出后,推动有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作品《渝利铁路正式通车》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乡村里的信访办主任》获得2014年重庆市新闻报道精品工程优秀策划奖。

    黄军同志事迹简介 黄军,男,27岁,华龙网新闻部首席记者。从事新闻工作5年,每年采写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报道300多篇。人物专题作品《小人物看大重庆》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三等奖、2014年重庆市新闻报道精品工程优秀报道奖;网络专题作品《同呼吸,共命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刘春力同志事迹简介 刘春力,男,49岁,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电视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28年,长期关注民生。电视消息作品《感知中国 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媒体特别行动》获得第十七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电视消息作品《社交网络传播正能量 重庆之美火遍“朋友圈”》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李辉同志事迹简介 李辉,男,28岁,巴渝都市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5年,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2000余篇。作品《父亲去世,十岁女孩从五岁开始独自撑起一个家》报道了独自照顾瘫痪妈妈的10岁女孩魏诗语的感人事迹,引发社会关注;《暑假又到“候鸟”迁徙时》获得第十七届重庆市新闻奖一等奖;《赛车激情飞奔 观众大饱眼福》获得第十八届重庆市新闻奖二等奖。

    彭光瑞同志事迹简介 彭光瑞,男,33岁,重庆晚报服务新闻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0年,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近2000篇。作品《亿万富翁捡垃圾》、《重庆女作家成国内冷冻遗体第一人》刊发后,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多家中央媒体及网络转载或跟踪报道。作品《金牌月嫂是自封的》、《淡淡罗抄手浓浓人情味》获得2014年重庆市新闻报道精品工程优秀报道奖。

    李阳同志事迹简介 李阳,男,28岁,重庆商报社经济新闻中心记者。从事新闻工作4年,长期关注民生类财经题材,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120多篇。作品《天府可乐酝酿复出,亲,还记得那甜甜的淡淡中药味道吗?》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二等奖;《“内环限货”系列调查》、《资本扎堆建冷库,运输配送“断链”》分别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三等奖。

    毛江波同志事迹简介 毛江波,男,36岁,江北区新闻信息中心新闻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7年,摄制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2000余篇。其中,参与完成的三集深度连续报道《记者调查:巫溪县整治“无事酒”》在重庆新闻联播播出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近20个区县针对“借酒敛财”习俗出台相关条例,该作品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张成杰同志事迹简介 张成杰,男,34岁,荣昌广播电视台新闻部记者。从事新闻工作9年,平均每年采写反映基层民生的稿件100多篇。创作的公益广告《塔吊女工》获2013-2014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类)扶持奖励。《川戏·坚守》、《塔吊女工》分别获得十七、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三等奖;纪录片《高考》,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该片获得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