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成“快忘了老公长啥样”的悲情

28.10.2015  08:12

这是一张令人唏嘘不已的请假条:请假理由是“快忘了老公长啥样了,我想去看看”。从抬头“中铁20局集团有限公司”来看,这应该是一对长期分在两个项目的一线工地夫妻。

(10月27日《齐鲁晚报》)

从事铁建、石油、化工的人虽然少,但长期见不到配偶孩子的,在我国恐怕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比如农民工就是这种“候鸟”,再比如异地恋、异地婚姻在我国也十分普遍,这也是人们觉得这一请假理由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更具“情怀”的原因。

忘了老公长啥样”的悲情之所以发生,关键在于我国休假制度还存在着欠缺。从新闻中的假条,可以看到这位员工请的可能是事假,部门主任的“请领导批示”,也证明了员工想请假是多么不容易。透露了“个人隐私”,部门领导还不敢批准,折射出了员工的休假权力是多么羸弱。

其实,如果我国的休假制度真正能够落实的话,“忘了老公长啥样”就会避免。1981年出台《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即可开始享受探亲假。其中第4条规定,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探亲假如今多在机关单位实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恐怕很多人都没享受过。同时,带薪休假落实率也不过50%。当职工的合法休假权不受重视,得不到落实,员工也就难免成为岗位上的螺丝钉,离人性化管理也就相去甚远了,自然就会有各类悲情感叹。

忘了老公长啥样”虽说是极端案例,但确实折射出我国职工在休假权上的问题。随着流动性社会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证公众的休假权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更与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息息相关,但愿人事部门不要把“忘了老公长啥样”当笑话看。

义杰(编辑)

读者热议

@雁壹飞:我是一个筑路郎,背井离乡在外闯。长年累月在外奔,不能回家陪爹娘。恋人分别各一方,妹盼大哥早还乡。相思之苦妹难咽,距离拉得爱情黄。

@啼鸟:我流泪了,感谢长年战斗在一线工地的工人朋友,也包括农民工兄弟。

@正康:有些朋友不知筑路人的辛酸,交通发达那是城市之间,有些工地来回路上就得用掉6天。如果是重要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两年回不上家都可能啊!

@老顽童:真的假的?十天够吗?

@小小的我在哪:很有可能,缺乏人性化管理,有次我父母病了,都不让回,还得看领导脸色。

@星座萌: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力,但不是每一份幸福都高大上。尊重生命,尊重人性。

@明敏:调整到一个工地吧,人性一点。

@水滴小组:没钱,好不容易找个工作,哪敢请什么探亲假啊。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