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建设再推新举措——江津法院引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探索推进庭审记录方式改革

03.03.2017  20:06
  3月1日上午,江津法院第二审判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民事案件,仅用了半小时,承办法官就完成了案件庭审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江津法院在此次庭审中首次采用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据了解,该系统能够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诉讼参与人的发言内容直接转化为文字形式,自动生成庭审记录,同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完整、真实地呈现庭审原貌。与以往的庭审相比,由于记录过程极为迅捷,当日的庭审过程显得格外流畅。

  据悉,近年来江津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格外突出,在人力资源潜力已近极限的现状下,江津法院结合该院实际,积极发挥该院信息化建设领先优势,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大力发挥信息化服务法官办案、服务群众诉讼的重要作用,先后率先将自助立案与诉讼服务一体机、流动车载法庭、微信公众服务号等信息化设备、技术投入审判执行一线,极大地提高了司法效能。

  据江津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的大背景下,打造智慧型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司法效率是人民法院发展的大趋势。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修订发布《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明确倡导将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引入庭审记录,推动实现庭审记录改革的重大突破。在上级法院的大力倡导下,江津法院当即率先启动相关试点。

  下一步,江津法院将把法律关系相对清楚的金融借款、婚姻家庭、交通事故、轻微刑事案件等作为先行试点的重点。在逐步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适用案件范围,力争最终达到“以音频转换记录为常态,以传统方式记录为例外”的庭审记录模式。 来源:江津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