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综合征袭扰学生 关键还在自我调适

11.07.2015  13:30

  一年一度的暑假开始了。可是,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门诊最近却排起了长队,其中不少是学生娃娃。心理专家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某些“暑期综合征”,因此提醒家长,应该及早科学地予以疏导干预,让“暑期综合征”远离学童。

  暑假过度培训,让孩子身累心累

  姓名:赵曦辰 年龄:8岁

  症状:赵曦辰在主城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每天早上7点,他就要到学校参加训练。下周,老师还要带他们去贵州打比赛,放了假,天天都在训练。”赵曦辰的妈妈说,“每天上午,他要去参加一个英语补习班,下午要去学书法,晚上还要去学游泳。

  坐在赵曦辰旁边的另一位家长也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她花了两万多元,给孩子报了四五个兴趣班。假期结束时,父母满怀希望地问孩子:“你对什么最感兴趣?”孩子没精打采地回答:“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家长大失所望,心疼钱打了水漂。今年,只给孩子报了绘画班,孩子一听就有些精神恍惚,连饭都不吃。

  诊断:这属于典型的过度培训。给孩子报培训班一定要先考虑孩子喜欢什么,在班里能学到什么,以免“节外生枝”。

  不能整天上网时,他就坐立不安

  姓名:刘小飞 年龄:初中二年级

  症状:南坪中学初二年级的刘小飞迷上电子游戏。这几天放假,他关起门打“传奇”,虚拟的场景让他忘掉一切。坐在心理咨询门诊的长椅上,两只手总是在做着模拟按键盘的动作。他妈妈告诉记者,只要他回到家,马上就会坐在电脑前。只要劝阻使他不能整天上网时,他就表现得很无聊和焦虑,简直可以说是坐立不安。

  诊断:这是典型的“网络成瘾症”表现,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染上此症的孩子往往无法摆脱时刻想上网的念头。随着兴趣的增强,长时间沉溺于网上互动游戏,会忽视现实生活的存在。他们常借上网以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

  日夜颠倒,她越睡反而越觉得累

  姓名:戴瑛瑛 年龄:15岁

  症状:中考后,戴瑛瑛这些天彻底放松了。她说,要把前段时间因迎接中考欠下的睡眠补回来——每天不到11点起不了床,早、中餐二合一,吃完后又继续倒头睡觉。奇怪的是,睡了这么久,人反而越来越无精打采。

  诊断:心理专家告诉她,睡眠时间越长,人反而感到越累,这是因为睡懒觉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久,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扰乱机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闷头睡觉还会使血液循环不畅,全身氧和营养物质输送不及时,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免疫功能下降。另外,夜间睡觉常关闭门窗,室内空气混浊,在这样的环境里恋床,大脑会因得不到新鲜空气而昏昏沉沉。

  专家支招>

  远离暑假综合征 关键在自我调适

  专家支招>

  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杨辉告诉记者,暑假综合征并不是临床上的一个专业病种名称,而是一些学生在暑假期间由于生活、学习规律的改变带来的各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这些表现持续下去,往往会带到新学期开学后。远离暑假综合征,关键在于自我调适。

  一、控制孩子看电视、上网时间 每次看电视或上网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一般上机半小时左右,眼睛向远方眺望一会儿。还要积极与别人进行交谈、增加体育锻炼或读书读报等活动,通过转移思维克服心理依赖。

  二、减轻学习压力 对于课外辅导班,少报或者不报,还原孩子们的正常休息和玩耍时间,保持充足睡眠。教师应提醒家长们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做到起居有序、营养适当、张弛有度,让假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三、按时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因为一般5岁至10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睡12个小时左右,11岁至12岁每天需要睡10小时左右,13岁至20岁的中学生每天需要睡8个小时左右。

  四、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膳食结构,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杂粮,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

  选稿编辑:陈春香

  链接: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7/11/c_1115889953.htm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