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家庭”曹越华、王德懿夫妇穿越世纪的阅读之旅

27.04.2015  19:32

世界那么大,读书让我们认识世界
——全国“最美家庭”曹越华、王德懿夫妇穿越世纪的阅读之旅

 

          世界读书日期间,获评2014年全国“最美家庭”的曹越华老人特别向大家推荐,莎士比亚作品、傅雷家书,他说,文学给予人丰富的感情世界,这种巨大的能量可以成为任何领域的贯通力量。

  “每天吃过晚饭是雷打不动的2小时阅读时间,”今年97岁的曹越华、王德懿夫妇,已携手走过将近一个世纪,但他们更自豪这个坚持了近一个世纪的阅读习惯。

书籍带二老认识世界
        曹越华老人早年是文学大师洪深、曹禺的学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老伴王德懿曾师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二老这一辈子恩爱美满,但他们彼此都还有一个终身的“第三者”,那就是书籍。两位老人的物质生活虽然简单,却通过读书,获得了充实、富有的精神生活,虽然两位老人年迈出门机会已不多,但他们总是恩爱愉悦,仿佛拥有着整个世界。

2007年,二老以90岁高龄,带头响应重庆市倡导的“读书月活动”,当时他们共同的感言便是:读书让我们认识了世界,懂得了人生,获得了智慧、力量和精神生活中的最大财富,共同拥有了一个能超越时空、享受永恒知识王国的不老的生命。

一生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的曹越华老人,精通英、法、俄3国语言,抗战期间,曾任中印缅战区新一军中校,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读了一辈子书”。

到一个地方必逛书店

年轻时因工作关系经常出差,曹越华老人每到一座城市,下车头件大事必是寻找当地的新华书店,“因为各个地方的书店藏书是不一样的,”老人家孜孜不倦地流连于各个书店,每买回一本书,都要在扉页注明购买地点、时间、心情。

一直到现在,老人每年保持订阅报刊杂志在6种左右,累计其订阅时间已超过百年,每年的订阅读物老人都会装订成册,收藏起来,如今,藏书已达5000册。

精通英、法、俄3国语言的曹越华笔耕不辍,曾主编、主译各类文章,约50多万字在专业刊物发表。先后参加了有关中罗国际科研合作课题和四川省重大科研项目的情报资料主译工作,英语翻注《中国改革专辑——云南大观》、《中国改革专辑——重庆大观》,独自英注重庆市体改委主编的《重庆市场》等。

“我一生就是两件事:读书和踢球,由此获取了精神上真正的幸福和生活中最大的福气,人生足矣”!退休后的曹越华继续坚持读书、学习、记日记。他说:“给一个人带来真正幸福的是让人拥有精神支柱的事业,给一个人带来最大福气的是运动所带来身体的健康。”

巴渝才女每日读书阅报
        曹越华的老伴王德懿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学生,曾就读过的上海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上海财大、重庆大学5所名校,被誉为“早时代巴渝才女”、‘“1936年重庆的女状元”、“重庆的金枝玉叶”、“中国第一流亡女生”之称。

95岁高龄时,王德懿青发留半、妙心犹存,仍每日读书阅报,听广播、看电视。“我这辈子拥有两件法宝——读书和爱,”王德懿老人表示她和老伴携手走过的90多个春秋岁月可以分为3个“而立之年”。

第一个“而立之年”(青少年时期)双双读书,寻求知识于风起云涌的时代,第二个“而立之年”(中年时期)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第三个“而立之年”(老年时期)奉献余热给改革开放事业。

是阅读让他们共同拥有了一个能超越时空享受永恒知识王国不老的生命。他们目睹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经过了新旧两重社会。如今他们以“十大藏书家”和“巴渝才女”的身份,带头响应‘读书从我做起’,看着这对跨世纪的知性帅哥美女,真是令人羡慕。

记得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