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 童诗提醒我们如何当妈妈

22.04.2015  05:41

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我就会是一个妈妈,我会有一个小孩子,她一定要是女的。我要带她走遍全球,我一定不老是骗她说,‘你现在还小,等你大一点再说吧。’我要给她买一只她最喜欢的宠物,我一定不对她说,‘我现在很忙,下次再去吧。’” 这几天,一个8岁小朋友写在作业本上的诗,引发广泛关注。

(4月21日《南方都市报》)

购买宠物也好,外出旅游看世界也罢,本质上都是小女孩的利益诉求。然而,面对孩子的利益表达,许多家长都会以“我很忙”、“你太小”为借口敷衍。从表面上看,对孩子利益诉求的忽略、漠视甚至遗忘无关紧要;从本质上讲,一旦没有给予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应有的重视和帮助,就可能让孩子陷入“物质丰盈,精神苍白”的危险境地。

在讲究效率、追求精准的现代社会,沉重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许多人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时间这个“紧箍咒”中。尽管如此,家庭依然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底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陪伴;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可能让孩子处于一种孤独、无助的状态,成为一个“美丽世界的孤儿”。

不论是满足孩子的出行欲望,还是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或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为我们勾勒了孩子想象中的母亲形象。换言之,虚拟世界的完美母亲,恰恰是孩子希望母亲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我们一次次地离开,是为了一次次地归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都可能处于“缺位”的状态;及时地“亡羊补牢”,给予孩子应有的爱与关心,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健康成长——如果说《爸爸去哪儿》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等我的身体有了曲线》则提醒妈妈们更好地扮演角色和履行职责。杨朝清(教师)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