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面对面丨门把手上会有冠状病毒吗?专家告诉你这些场所要提防

04.02.2020  20:16

截至今(4)日,重庆市有超过十个区县已经出现了社区感染,这表明社区防控在现阶段尤为重要,如何操作?此外,昨天在广州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冠状病毒。那冠状病毒还存在于哪些场所?又该如何消毒、防控?2月4日,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报告管理科科长、副主任医师赵寒走进“专家面对面”,解答了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

哪些人是排查对象?

非肺炎病例、轻症患者

截至昨(3)日晚24点,重庆新增病例25例,累计病例337例。

赵寒分析,前期数据表明,湖北、武汉输入性病例占据了绝大多数。但从这几天的疫情数据可以看出,本地感染数据明显增加,有超过10个区县已经出现了社区感染,这给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月23日武汉封城,从武汉回到重庆的人,该发病的已经发病了,近期将会是被这批人感染的病例集中发病时间。” 赵寒说,因为跟1代病例聚会,已经出现了2代和3代病例。现在的重点除了输入性病例,还要对本地人群主动开展搜索,针对发热、咳嗽、一些呼吸道症状、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有肺炎影像特征等病例,都会成为监测的重点。

冠状病毒会在那些场所“逗留”?

眼睛分泌物、粪便都检测出冠状病毒

昨(3)日,广州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冠状病毒,冠状病毒还会出现在家中和办公场所的那些地方?

赵寒称,在眼睛分泌物和大便都检测出冠状病毒的存在,这就提示大众,如果病人接触了口、鼻、眼,或是大便后未洗手,手上就可能会沾染病毒。病毒短期内存活,就会间接通过他接触的一些物品,包括快递、电梯按钮等进行传播。

电梯按钮有很大的风险。”赵寒称,也许你并未和感染者同乘电梯,但是通过电梯按钮的间接接触,也会沾染病毒,从而引起传染、传播和发病。为安全起见,在所有病人经过、活动的地方都要消毒。

老人是病毒易感人群 应减少出门

昨(3)日,重庆市公交集团数据表明,当日早高峰有3.4万人使用了免费公交,这意味着也许3.4万人都是老年朋友。而这个数据占昨日早高峰出行的26%。

对此,赵寒表示,老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因为很多老人都有基础性疾病。尤其是在公交、地铁这种密闭的空间,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被感染的风险非常高。“提醒那些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选择不出行是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赵寒说。

病毒就在身边 不要存侥幸心理

近期数据表明,社区感染病例在增加,至少有10个区县有社区蔓延的风险。

赵寒说,社区感染病例就是找不到传染来源的病例,这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找不到明确的传染源,也就是说我们社区可能已经有一个病毒存在的场所。

对此,政府对社区防控做了进一步调整。网格化管理以后,还增加了社区片区化管理。比如,测量进入小区人员的体温,同时严禁外来人员进入,这就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引起的传播。

赵寒说,调查当中,他们发现有的人认为不聚会指的不到外边餐馆去吃饭,家庭聚餐不算聚会。实际上家庭聚会也引起传播。“不聚会、少串门,同时要勤洗手、戴口罩,这是我们所有民众对防疫最基本的态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竹 宋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