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取名爱叫啥?有2万人叫“建国” 3万多人名字中“有”渝字

30.12.2014  11:21
【摘要】 民警介绍,在特别的时代背景下出生的人,很多会被父母取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用于纪念。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父母给孩子取名建国、新华。在重庆,叫建国的有近2万人,叫新华的有3000余人。

    昨日,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发布了一份重庆人姓名调查报告。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时代背景不同,重庆人的姓名也被打上了时代烙印。

    民警介绍,在特别的时代背景下出生的人,很多会被父母取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用于纪念。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父母给孩子取名建国、新华。在重庆,叫建国的有近2万人,叫新华的有3000余人。

    抗美援朝时期,重庆有叫抗美的138人,叫援朝的152人。进入大跃进时期,开始有人取名跃进,目前,重庆叫跃进的814人。

    重庆的简称渝,在重庆人的名字中出现很多,有36462人的名字里有渝字,这也反映了重庆人对家乡的热爱。

    据统计,全市户籍人口中,取5字及以上姓名的582人。其中,5字名230个,6字名53个,7字名144个,8字名80个,9字名43个,10字名20个,11字名7个,12字名4个,字数最多的是1名少数民族同胞,名字有13个字。

    从年代来看,重庆人取多字名的热情80、90年代最高,之后逐渐退去。

    警方称,发布这份报告是因为一些名字重名太多,现在给宝宝取名,既要避免太多重复使用的,也要避免标新立异,最好取3个字的名字。

     取名年代秀

    60年代:文雅朴实

    警方统计,上世纪70年代以前,重庆人取名多为3个字,取名注重排字辈,喜爱传统佳字,其中又呈现出两个偏好。

    一是出生于上世纪初的人,名字喜欢用典故,显得相当文雅。使用较多的有翰林、咸熙、玉书、素卿、洁祯、国瞻、观岫、淑惠、正绿、履冰、月娥、殿珍、雅容、文嘉、雪珩等。

    二是出生于上世纪中叶的人,名字显得朴实。使用较多的有仕芳、建忠、福全、德富、廷贵、光荣、素芬、国华、家珍、仁贵、开全、文明、宗伦、光明、友全等。

     70年代:简洁响亮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家长已不拘泥于按字辈取名的老传统,两个字的姓名增多,显得更简洁,更响亮上口。

    这其中,男孩取名多用勇、健、龙、俊、伟、亮、明、波、松、浩、刚、旭、超、兵、峰、成、涛、科、川、斌、武等字。

    女孩取名多用菲、露、莎、妮、娅、娜、红、英、娟、梅、兰、菊、芳、燕、艳、晶、静、凤、颖、琴、茜、巧、玲、丽、怡、媛、霞等字。

    华、健、杰、琛、迪、文、欢、维、艺、敏、春、平、佳、欣等字在男女姓名中的出现频率都比较高。

    90年代:洋派港味

    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因为家长们受到港台电视剧的影响,给孩子取名字都透着港台味,显得更加洋派。

    比如,男孩中叫浩然、宇轩、俊杰、峻熙、子豪的比较多,女孩叫紫涵、雨辰、思彤的比较多。相比于70年代,多字名在一段时期内明显增多。

    取名

    最好3个字

    如何给孩子取一个朗朗上口、易懂易写的名字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王警官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最好取3个字的名字,重名几率更小。

    二是不能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忌用生僻字、笔画过多的字,名字的字数不要太多,以免小孩初学写字书写困难,或受计算机系统姓名录入字数限制。

    三是注意普通话和重庆方言的读音都要上口,不容易谐音误读,以免被人起绰号。

     王警官还提醒,公安机关可为新生儿取名提供重名查询服务,群众给新生儿取名,辖区派出所免费提供本区县范围内重姓名人数情况查询。

    重庆晚报记者 代茂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