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支队结合朝天门市场业态调整全面深化消防安全管理

03.08.2016  21:35
   本网讯 重庆市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始建于1988年,主要经营各类服装、纺织面料、小商品、塑料制品、文体用品等数万种商品。现共有27个市场,上万个经营摊位,总经营面积50余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过百亿,是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但由于市场修建年代较远,缺乏统筹规划,技术标准不完善,加之市场产权复杂,经营者安全意识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经营,消防设施设备老化,消防等安全隐患突出。2015年,市政府决定将朝天门市场进行业态调整,作为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都市功能核心区提档升级的重大决策,是市政府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渝中消防支队紧抓这一契机,坚持整治与调整相结合,改造与升级相结合,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朝天门市场消防安全工作。
  一、高位策动,保障到位。支队提请区政府将消防安全治理作为市场业态调整和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制定了《朝天门市场业态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发改、工商、消防、市政、街道等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区财政局安排了近1亿业态调整专项经费和100万元工作经费,为业态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支队与朝天门街道、区市政园林局、辖区派出所等单位建立完善工作联动和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联络员,每季度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开展联合执法。
  二、服务发展,重点治理。支队本着服务发展的理念,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市场主体在业态调整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朝天门市场升级改造规范标准》。对金海洋商场、东方新鞋城、协信商厦等六个实施改造升级的商业载体,按照“尊重历史、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消防审批与验收。支队结合夏季消防检查,部署开展了两项朝天门地区消防安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市场内部占用消防通道违法经营行为、建筑消防设施设备隐患、违章用火用电、吸烟等违法行为、管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和朝天门片区“住改非”等问题。2016年至今,支队累计排查朝天门片区单位场所1030家,发现火灾隐患996起,督促整改火灾隐患968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71份,行政处罚24家,罚款10万余元,临时查封4家,行政拘留2人,各大市场消防设施完好率达到80%以上,整治成效显著。
  三、标准管理,联防联动。支队本着“先易后难、渐次推进”的原则,以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与户籍化管理为标准,先行在圣名商场和新重庆小商品市场进行试点,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对试点成果予以巩固后,大力在朝天门地区各单位推广。同时,督促朝天门市场内有消防控制室的19个单位全部建立微型消防站,建站率达到100%。支队指导朝天门各市场单位于2001年10月成立了朝天门防火安全联组。经过15年发展,联组已覆盖市场所有业主单位。2016年,支队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指导修订了联组章程,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自查互纠工作和应急调度、联合作战、战斗支援等演练,目前朝天门片区已形成以防火安全联组为主体,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为支撑的区域联防协作格局,2016年联组共有效处置火灾事故10余起。
  四、宣教结合,营造氛围。支队统一印制了20000份 《朝天门地区“住改非”专项整治通告》、《消防常见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和 “三提示”等宣传资料在朝天门各社区、商场、市场内张贴。将辖区2016年上半年火灾事故制作成警示教育片,在户外视频、楼宇电视上滚动播放。结合正在开展的消防安全大培训活动,分批次对市场内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工作。发动朝天门街道、社区网格力量,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措施,并免费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支队加强与市、区主流媒体合作,开设专栏跟踪报道朝天门地区火灾隐患情况,发动广大居民、群众拍摄居家周边、商场市场等场所的火灾隐患,向“96119”或支队官方微博微信进行举报投诉,营造消防安全整治的强大声势。(审核人:弋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