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学新学期到校一看 我们教室装空调了

02.03.2015  07:57

昨日,孩子们帮安装空调的工人将空箱子搬出教室。 重庆晨报记者 雷键 摄

孩子们开心地玩着游戏

老师教大家如何使用空调。

重庆晨报记者 傅柃畅 报道

哇,原来这就是空调。”昨日上午9点,奉节县竹园镇岔河村小学的教室内炸开了锅,学生们将刚刚送到学校的空调团团围住,对这些能够让他们教室温暖起来的“大盒子”,不少孩子以前并没有见过。

山尖的雪开始融化,久违多日的太阳也从云层中露出脸来,但山里的气温只有几摄氏度。有了新课本,安了新空调,学生们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回家就告诉爸爸 上课不再冷

钟鑫今年7岁,是岔河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昨日上午7点过,钟鑫早早出了门,书包内的物品,前一日就收拾得整整齐齐。

从家到学校的路,步行需要30分钟,对她来说,这条路是通向知识的大道。父亲将钟鑫送到学校门口后,还要到镇上工作,就匆匆离开。

怎么来这么早,快到教室里面坐会儿。”岔河村小学副校长冯魁艳热情地将钟鑫迎进学校,“今天学校要装空调了,高不高兴?”钟鑫摇了摇头,从小到大她都没有见到过空调,得知空调能够让教室内温暖起来,她激动地跑进教室内。

钟鑫的双手生了冻疮,手背脱下一块一块的皮。“疼不疼?”冯魁艳蹲下身,拉起钟鑫的小手,放在嘴前呵着热气。

我回家就告诉爸爸,以后我们上课再也不冷了。”钟鑫探出头朝窗外张望,期盼的空调很快就要送到学校了。

空调装好后 孩子们帮忙打扫

8点半,学生们陆续到达学校。“冯校长,让我们看看空调。”一群学生将冯魁艳团团围住,冯魁艳指了指学校大门口,示意空调马上就会运到。

嘀嘀。”喇叭响起,一辆货车缓缓开进学校大门。“来啦,空调来啦。”钟鑫迫不及待地跑到刚停稳的货车旁,其他学生也陆续围了过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由重庆晨报发起的暖冬行动得到不少爱心人士的关注,本次由重庆盛世新兴格力电器销售公司捐赠的8台空调,昨天用了两个小时就全部安装到位。安装师傅看着满脸期待的学生们,也笑开了花,他摸了摸一名学生的头:“这下教室内暖和了,要好好学习哦。

安装师傅离开后,学生们自发开始收拾安装空调留下的杂物,几名小男生合力抬起空调包装纸盒放到室外。

领到新课本 还缺体育用品

打扫完教室,各个年级开始发放新学期的新课本,5年级的黄军铭拿着新发的课本爱不释手,“我喜欢英语,现在有暖和的空调了,更要认真学习。

所有学生都拿到了课本,学校正式开学上课。操场上,5年级的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练习打篮球,一旁的乒乓球台前,几个3年级的学生正打着乒乓球。这两样,是学校唯一的体育设施。

乒乓球台和篮球架还是社会慈善机构捐赠的。”冯魁艳说,虽然有乒乓球台,但乒乓球拍和乒乓球都只能让学生们从家中带来。

如果能再多几个篮球就好了。”黄军铭说,由于个子不高,每次上体育课能够摸到篮球的次数总是很少。说话间,黄军铭眼中充满了期待。

更多爱心>

捐取暖器羽绒服 好多市民想帮山区孩子

重庆晨报讯 记者 王婷婷 实习生 杨钦 最近,本报关于“暖冬行动”的连续报道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捐羽绒服、取暖器、毛衣……截至昨天上午,数十位市民拨打重庆晨报公众服务中心966966热线表示,自己愿意尽点力,帮助奉节县竹园镇岔河村小学的孩子暖暖和和地开学。

家住大渡口的王利看到重庆晨报暖冬行动的报道后,立即想到家里有一个闲置的小取暖器,可以送给小朋友们。王利今年71岁了,小时候曾在农村生活,她想起自己那时冬天长冻疮,晚上冷得睡不着。王利说一个小小的取暖器作用也许不是很大,能帮助一两个小朋友温暖过冬,她就很满足了。

王红女士的女儿19岁,这些年来,孩子的衣物越积越多,但是都完好无损地放在家里。母女俩一致决定将这些衣物全部洗干净捐赠出来。羽绒服、鞋子、毛衣、手套……女儿与王女士一起打包整理了一大袋待捐物品。王女士说,这次不仅是帮助那些孩子,也是教育自己的女儿,要尽可能地去帮助周围的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