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也有第二春 他用木头雕刻花鸟倡导环保

10.05.2017  10:22

华龙网消息,30年来,他潜心研究黄杨木雕技艺,创作以鸟为主题,枯枝败叶为载体的木雕作品四十余件,以此反映鸟的生存故事,警醒人们要爱护鸟类、保护森林,关注地球生态环境。

龙头拐杖”托起雕刻梦想

中国木雕,分布极广,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条件、取材和雕刻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黄杨木雕,是浙江地区的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依托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进行创作,其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在重庆彭水也有一位黄杨木雕工艺大师,他叫周宫平。

与专职的工艺大师不同,今年50岁的周宫平,是一位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1991年从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从政,级至处级。因为喜欢雕刻,在这条路上,周宫平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谈起与木雕结缘,周宫平说,这还得从他的父亲说起。

刚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回到家里,看到为了整个家操劳的父亲,头发白了,走路也蹒跚了,于是准备送他一份特殊的礼物。”周宫平的父亲是一位木匠,受到他的熏染,周宫平小时候也喜欢动手搞点雕刻。为了给父亲一个惊喜,回到单位,周宫平就找来木板和工具开始琢磨,并在父亲节前雕刻出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件作品——龙头拐杖。“父亲收到我的礼物后非常高兴,他夸奖我雕得好,同时也希望我继续干下去。

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带着父亲的期望和鼓励,周宫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雕刻。没有美术基础,就买来美术教材自学;不懂雕刻手法,就参加各种艺术博览会参观学习。渐渐地,周宫平的名气在当地传开了。

有了名气以后,彭水乌江奇石协会就邀请我给他们雕刻奇石的底座。”周宫平说,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他才接触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柯愈敏。

09年,在彭水的乌江奇石展览会上,摆放奇石的底座引起了柯老师的注意,他问是谁的雕刻的,于是协会的工作人员就介绍我们认识了。”从此,周宫平就开始向柯愈敏请教,并于2012年2月拜师在他的门下,正式学习黄杨木雕雕刻技艺。

以鸟为题创作木雕作品倡导环保

自从拜师学艺后,周宫平就一直潜心学习,努力钻研。因为长期从事基层工作,他发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小时候经常见到的诸如麻雀、喜鹊等鸟类都在不断减少。为了警醒人们要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于是,在雕刻当中,他就以鸟为主题,以枯枝败叶为载体进行创作。

这个木雕作品,我叫它《呵护》,描述的是一只幼鸟依偎在父母身旁,但它却总是不安,惧怕呼啸的子弹穿过胸膛,又恐锋利的斧头砍去参天大树。公鸟一直警戒着四下探望,而母鸟却平静,因为它实在是累了,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可是,树呢?”指着一副作品,周宫平阐释着它的寓意。

如今,周宫平的黄杨木雕作品大大小小也有四十多件,并相继获得了各种奖项,其中,作品《秋语》在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17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众多的荣誉和精湛的技艺,引得大家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但他却说,自己还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他希望能够像柯愈勄大师一样为中国民间工艺的发展和传承贡献更多的力量。

原标题:“朽木”也有第二春 他用木头雕刻花鸟倡导环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