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正气 接地气 聚人气--万州区司法局“普法村居行”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开创普法工作新模式

15.08.2016  23:3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获得极大丰富,精神需求相应显著增长。在经济转型关键期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传统的法治宣传手段已逐渐难以适应群众对法律知识及法治文化的客观需要,成为新时期普法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2015年以来,万州区司法局紧密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依法治区”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全区“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创新开展了“普法村居行”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主动下沉工作重心,积极创新宣传手段,深度挖掘乡土资源,实现了“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良好宣传效果和政治效果,探索普法工作新模式初见成效。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普法村居行”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是万州区司法局紧密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依法治区”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全区“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司法行政职能职责主持开展的一项全区性、首创性普法服务工程。

  活动以“推进法治、服务发展、保障民生、贴近群众”为指导思想,坚持“与乡土民情相结合、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与与校地合作相结合、与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四结合”活动原则,组建了以万州区司法局青年干部为骨干,镇乡街道干部、区法律援助中心和万州公证处职工、消防官兵、医护人员、民间艺人、青年志愿者、高校学生社团、群众文艺团体广泛参与的专门化宣传团队。在宣传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一改传统的集中宣传、单向说教模式,自主创作契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普法话剧、金钱板、快板作品,自编、自导、自演法治文艺演出,向群众免费发放自主编印的《万州法治文艺作品选》、法治宣传袋、法治宣传伞等具有宣传性、实用性及保存价值的宣传物资。通过富含法治元素且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颖形式,大力营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合法维权。同时结合自身平台优势,在活动中配套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帮义工”青年志愿服务、医疗义诊、消防知识普及等活动,将活动打造为内涵丰富、高效便民的“法治文化大餐”。自2015年活动创办以来,已先后在新田镇、百安坝街道、太白街道、龙都街道、分水镇巡回开展活动5次,配套开展“法帮义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2次、医疗义诊服务2次、消防知识宣传1次,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63件,发放宣传资料2.2万份,总受益群众1万余人,已初步形成区域性法治文化品牌,探索普法工作新模式初见成效。

  二、工作方法及主要经验

  (一)高举创新旗,强化保障力。

  习总书记提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万州区司法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就我区普法工作运行情况组织开展了专门调研,在局党委会上对存在的不足进行研判,指出了宣传手段的单一落后是当前制约普法工作成效的首要因素。郑斌局长指出,“要把倡导法治文化作为破题之举,勇于创新、积极求变,主动适应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建立一套符合万州区情及依法治区战略要求的长效化法治宣传机制”。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前进方向,奠定了以创新为基调工作思路。根据局党委具体部署,区司法局从本单位青年干部中抽调精干力量25人组建常态稳定的普法宣传队,完成了文艺创作、流程设计、演出彩排等各个流程的创新打造。开展集中式彩排,邀请万州著名戏剧作家、万州戏剧协会秘书长李勇老师全程严格指导,为活动的艺术质量和舞台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万州区司法局着力强化组织、物资“两大保障”,实现了纵向配合、横向联动、硬件齐全、软件到位。一是组织保障。由局政治处、办公室、法宣科共同牵头组织,制定了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组建了普法宣传队,各科、所、处、室及区法律援助中心、万州公证处积极配合,团区委、三峡都市报社、三峡学院及消防、医疗部门协作联动,充分调动各方人员参与度和积极性,对活动进行全流程精细化的责任分工。二是物资保障。落实活动专项资金10余万元,配置了音响设备、服装道具和背景装置,完善活动细节,提升活动质量。在宣传资料的制备上以便民实用为标准,同步实现宣传价值和保存价值,杜绝了做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收集全区法治宣传方面文学、曲艺、剧本文稿,自主编印成《万州法治文艺作品选》;系统介绍司法行政各项职能职责,制成《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制作人民调解手册、法律援助手册、律师便民服务卡、法治宣传袋及法治宣传伞。截至目前已向群众无偿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计2.2万份。

  (二)打好结合牌,提升附加值。

  坚持与乡土民情、队伍建设、校地合作、公益服务相结合,打好结合牌,向结合要红利,扩大活动内涵及外延,提升附加值,将活动打造为“法治文化大餐”。

  一是与乡土民情相结合。在节目的创作、设计、编排上紧密围绕万州实际,以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和文化接受能力为出发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做到“接地气”。普法短剧全部选取基层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律师服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改编为剧本,契合基层群众法律生活实际状况,拟制更易为群众熟悉接受的故事背景以案释法向群众传递法律知识。采用方言表演,兼顾主题严肃性和内容娱乐性,以诙谐幽默的乡音对白将法治宣传融入寓教于乐之中。注重挖掘乡土文化精髓,采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李德芳同志先进事迹,编写成极富万州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板唱词,邀请文化传承人演唱,实现弘扬榜样精神、提倡和谐守法、促进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的有机结合。

  二是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将“普法村居行”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群团改革的“立体连接点”,以动促学强化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委工作职能。以团组织为带动,以青年干部特别是共青团员为主体建立普法宣传队,充分挖掘青年干部自身禀赋,调动主观能动性,创作出高质量的话剧、金钱板、快板作品7篇,自行设计并不断总结完善了活动流程,实现了在活动中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既定目标,青年队伍的业务水平、工作热情和同志情谊显著提升。与市司法局团委“法帮义工”志愿服务配套结合,着眼群众需求,开展精准服务,缩短群团工作的“反应链条”,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响应速度,有效解决了群团组织服务职能分散、职责交叉、服务不精准等现实问题。

  三是与校地合作相结合。充分利用与三峡学院紧邻的区位优势,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实现司法行政机关平台资源与高等院校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三峡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区司法局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基地。在活动中充分吸纳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以普法志愿者身份参与活动表演、法治宣讲和志愿服务,促进在校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法治工作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及道德情操。邀请三峡学院法学领域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参与活动设计,为活动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确保了活动流程的专业性及科学性。在已经开展的5次活动中,共收集高校专家学者建议3条,吸纳22名大学生参与活动实践及志愿服务,双赢效果充分显现。

  四是与公益服务相结合。与公证、法律援助、卫生、消防等部门及高校充分联动,组成联合宣传团队。以普法宣传为“圆心”,在文艺演出结束后,现场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帮义工”青年志愿服务、医疗义诊、消防知识普及等公益性服务活动,延伸活动“半径”。截至目前,共配套开展“法帮义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2次、医疗义诊服务2次、消防知识宣传1次,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63件,总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群众不但在新颖的文艺演出中得到了法律知识及精神享受,更免费获取了专业性法律意见,便捷办理了法律事项,实现了活动“不走过场,服务群众”的人文关怀主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扩大宣传面,传递正能量。

  实施“品牌战略”,在精益求精打造活动“硬件”质量的同时,多维度开展活动宣传,提升活动的“软件”实力,广泛传递正能量,实现宣传效果与政治效果的双向收益。

  一是做好事前宣传。与三峡都市报社开展宣传合作,在每次活动开展前两日专门刊登活动预告,公开活动的时间、地点及主题。依托全面覆盖全区52个镇乡街道的基层司法所网络,由主办地司法所在活动开展前一周通过走访、发布预告牌等形式,针对活动的主要受众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告知。通过充分的事前宣传,激发群众参与性,使群众能够带着各自需求有备而来,实现单次宣传活动在地方影响力的最大化。

  二是突出事中宣传。作为一项以宣传为主旨的活动,区司法局在“普法村居行”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中充分采用了以案释法、以案说理的宣传模式,着力培养群众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同步树立依法维权和合法维权的理性态度。以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能为宣传主线开展法治宣传,使群众对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律师服务等司法行政职能领域有了深刻且生动的认识,宣传效果和政治效果明显。

  三是重视事后宣传。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宣传阵地作用,邀请新闻媒体对活动开展长期性深入报道,重点突出每次活动的新亮点、新特色、新举措,使群众同步了解活动进程,充分感受活动的“成长性”。截至目前,共被《三峡都市报》《万州时报》、万州电视台跟踪报道11次,其中《三峡都市报》连续4次整版专题报道,产生了极佳的社会效果,区域性普法活动品牌已基本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围绕“七五”普法做文章。目前,全国“七五”普法规划已启动实施,全市、全区规划即将出台。下一步,“普法村居行”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全区“七五”普法规划精神,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任务方向,进一步突出活动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下活全区普法工作“一盘棋”。

  二是依托“五位一体”扩影响。充分依托全区187个社区法制学校、法律图书室(角)、法治文化楼宇、法治宣传专栏、法治宣传队伍“五位一体”社区普法阵地,进一步扩大活动事前、事后宣传范围和影响力度。在不断总结改进的同时,进一步深入基层镇乡街道,特别是地理位置更加偏远、法律需求更加迫切的地区,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落到实处。

  三是采取“订单”模式增亮点。将更具先进性、实效性的“订单普法”模式引入活动中,强化事前在活动举办地的调研工作,了解群众对法律知识需求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活动。目前,由区司法局青年干部结合基层司法行政实务自主创作的《基层法律案例选编集(暂定名)》已在编写中,该书立足以浅显通俗的方式对基层常见的代表性法律纠纷展开案例分析,重点阐述针对同类法律纠纷的对策,对基层群众实用性极强,待成书后将作为“普法村居行”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配套资料无偿向群众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