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不只成都有,咱重庆也有

17.10.2015  10:00

重庆晨报讯 记者 李晟 昨天,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杜甫与重庆学术讨论会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与学术机构的近百位专家齐聚一堂,对杜甫的思想、杜诗文献等进行讨论与交流。

离开自己居住了近8年的成都之后,杜甫在公元765年秋到达了重庆。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华说,杜甫入渝之后,为等待严六侍御,在渝中半岛有过短暂停留。随后,又在忠县住了两个月,在云安(即云阳县)住了约半年,最后在奉节停留了约一年零九个月。杜甫在这两年多时间里,留下了480首诗,几乎天天都有诗作诞生,所作诗歌占到了他一生创作的三分之一。

刘明华说,提及杜甫草堂,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成都的杜甫草堂,却很少人知道重庆奉节在北宋时就有了杜甫草堂,和成都杜甫草堂一道被誉为“东西草堂”。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鲜于煌认为,杜甫在夔州创作的诗歌有诸多创新,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杜甫所写的《八哀诗》就打破了传统模式,不以散文的形式而以诗歌的形式为他死去的八个朋友立传。

在成都,人们不仅可以“夜游草堂”、在晚上6点半到10点之间游览杜甫草堂。那么曾与成都杜甫草堂并称为“东西草堂”的奉节,将如何打造自己的草堂文化呢?夔州杜甫研究会秘书长李君鉴说,奉节县政府也将重建夔州杜甫草堂的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力争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杜甫草堂,重点展现古代夔州官员和百姓为生活在此的杜甫提供的帮助和温情。除了重建草堂外,夔州杜甫研究会还准备编写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杜甫诗歌教材。目前,重庆歌舞团也正在打造《杜甫》舞剧。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