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流中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警车载着重病女童飞奔

24.03.2015  11:03

左图:昨日,警察“暖男”代宇在岗位上,为一名司机指路。

  右图:女童康复了。重庆晨报记者 雷键 摄

        因为民警的热心援助,突发高烧的女儿从死神手中被拉了回来。市民宋先生希望通过重庆晨报找到那位他甚至不知道名字的民警,他们一家都想对这位民警说一声谢谢。

        大巴车上女儿突发疾病

        32岁的宋先生在南坪某公司做销售,妻子是合川人,两人有一个1岁零7个月大的女儿。前天中午,他趁着周末去接在丈人家玩的妻女,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上了从合川回主城的大巴车。

        车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夫妻俩却发现女儿有些不对劲,一向乖巧的她开始哭闹起来,神色也有些异常。原本以为女儿着了凉,不一会,情况却急转直下。4点多,女儿的体温突然飙升,而且开始口吐白沫,眼睛发白,嘴唇发紫。夫妻俩焦急地叫着“幺儿”、“幺儿”,奈何高速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干着急。

        他们从警灯里看到希望

        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病的同时还在抽搐。下午4点30许,焦虑之中的夫妻俩听到了令人欣喜的消息:在大巴车前面不远处有一辆闪着警灯的警车,似乎是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大巴车立即打开应急灯,停在了警车旁边,宋先生和妻子抱着孩子从车里冲了下来。

        迎接他们的是一位年轻的民警和一名40岁左右的协警,看到宋先生手里抱的孩子,他们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并打开车门让他们进去。民警安慰夫妻俩:“莫慌,我帮你们。”并通过对讲机跟“指挥室”交流。

        沿线开出了“生命通道

        在宋先生的印象中,那位民警看上去“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上车之后,大家一致商定将孩子送往儿童医院,民警马上拉响了车上的警报。

        民警一边开车,一边跟“指挥室”联系,选择从北环到医院最近的路线,请求帮忙疏导沿线的交通;现场未处理的事故,请别的同事前往处理。

        宋先生说:“我在路上已经几乎没了主意,妻子只是不停地哭。”民警则一路上都安慰他们不要着急,自己将尽最大的能力帮上他。与此同时,民警还提醒他及时跟儿童医院取得联系,保证急救人员能够到位。在整个开往医院的过程中,孩子有至少三次即将昏迷的情况发生,每到这时,这位民警都会用言语安慰夫妻俩,将绝望的宋先生夫妇拉回来。

        宋先生说,路上的点点滴滴都让他感到温暖,这位民警堪称“暖男”。

      送医及时孩子脱离了危险

        当天下午4点55分,民警仅用了20多分钟就将孩子送到了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已经到位。经诊断,孩子因不明原因突发高烧,因为抢救及时,当晚就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位民警不仅为孩子入院忙前忙后,在将孩子送到医生手里,打过针、输上液之后,他又到楼下,把夫妻俩的行李送到病房,并嘱咐其细心看管。

        临别时,宋先生想留下民警的联系方式,却被对方婉言谢绝了。他说:“每个警察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伸出援手。”他说,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做父母的心情。不过,宋先生还是默默地记下了这位“暖男”交警的警号。

        寻找“暖男”>

        孩子父亲的熊抱,让他感到温暖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找到了这位民警,他叫代宇。不过,代宇的实际年龄与宋先生估计的略有出入,他今年33岁,是长寿人。2014年初,代宇成为市交巡警总队城市快速道路支队勤务一大队的一名巡长。

        听到宋先生说自己是“暖男”,代宇乐开了花,他说当时确实使出了浑身解数帮助他们。不过,他觉得也是一身警服让他有了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感谢“指挥室”提供了引导路线和疏导交通。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临别时孩子父亲宋先生给他的一个“熊抱”,“虽说我帮他们是职责所在,但还是感到很温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日常工作中,城市快速道路支队为紧急救助群众建立了应急通道,2014年护送急救病人8人次,救助走失老人或儿童10人次,得到了市民的好评。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