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这位来自涪陵的清朝重臣,因出使琉球而青史留名
从康乾盛世到清末民初,先后有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尔鉴、周煌、龚晴皋、李世棻等,在文学、书画、经史等方面,对重庆的文化、社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今天就介绍清代重臣周煌。
重庆历史名人馆内的周煌塑像
周煌(1714-1785),字景垣,号绪楚,又号海山(一作海珊),清代重庆府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清朝著名政治家、文史学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奉诏以副使身份出使琉球,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乾隆五十年(1785年)诏以“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致仕,同年卒于京师,进太子太傅,谥“文恭”。
周煌一生能文、工诗、善书、会画,笔力遒劲,著作颇丰,有《琉球国志略》《海山存稿》等存世。《清史稿》有传。
天资聪颖 奉职克勤
周氏是清代巴蜀望族,据《涪陵周氏家谱》记载,周煌出身诗礼家族,乃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第十九世孙。周氏家族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文化教育,周氏家训《后裔四戒》将“戒不读书”作为第一条。周煌幼承庭训,聪颖好学,13岁就开始学习科举考试的相关课程,时人“惊为异才”。乾隆元年(1736 年),他23岁,即考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26岁充《八旗通谱》馆纂修官;28岁充山东乡试副考官;29岁充会试同考官;34岁充云南乡试正考官。周煌35岁时,其父去世,他回到涪州守孝3年。之后,他多次担任朝廷要职,备受皇帝器重。
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周煌因病辞官离京。乾隆皇帝因他功勋卓著,用半副銮驾和宫廷礼乐送他还乡。周煌去世后,朝廷谕曰“老成端谨,奉职克勤”。周煌墓牌坊柱上有一联,“望重储宫征学问 名留海国矢贤劳”,高度概括了周煌的一生。
周煌为官48年,奉行职事不分昼夜,为人处世端庄大方。在《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中,裘日修称“周夫子(周煌)魁然挺人望,身依日月边,名在云霄上”,清朝重臣于敏中赞周煌“至今岛夷慑公貌,艳说七尺昂葳雄”……从这些赞美之词中可以看出,周煌不仅相貌堂堂,而且临危不乱、冷静沉着,令时人敬佩。
出使琉球 留名青史
琉球国位于日本西南部,处于九州岛与台湾岛之间,由冲绳、先岛、大隅、吐噶喇、奄美5组群岛组成。琉球在古代是中国的友好国家,明清两朝,两国交往日益频繁,琉球国王去世,新国王袭位,明清皇帝都要派使臣前往祭奠册封。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周煌同翰林院侍讲全魁受命前往琉球,册封尚穆为琉球国中山王,六月初二从福建起航,至次年二月二十六日返京。回国后,根据乾隆旨意,周煌将此次册封的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又参阅大量史籍,进行整理编辑,写成《琉球国志略》16卷。《琉球国志略》是自琉球国有“录”以来内容较为翔实、体例较为完善的一部志书,全面、详细记载了琉球国的官制、兵制、法律、社会观念等,反映了乾隆时期琉球国的社会生活状态,成为后世研究明清时期中琉关系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此外,周煌还重新绘制了《琉球国都图》《琉球国全图》《针路图》等。
《琉球国志略》中关于钓鱼岛有明确记载:钓鱼岛属于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与古琉球国无关,更与日本无关。这些记载,成为“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之一。
《琉球国志略》内页
文辞赡雅 风度端凝
周煌是巴渝历代文人中官阶最高的一位,在明清两代官员里声名最响。他还是一位极具时代特色的诗人。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著作甚多,《海山存稿》是目前完整保存下来的诗集,收诗近1200首。《海山存稿》分内、外两集,内集8卷为应制之作,外集12卷题材广泛多样,语言凝练朴实,艺术特色鲜明。
周煌诗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受苏东坡影响颇深。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对周煌诗歌评价极高,称赞周煌善于把握语言,遣词造句都经过深思熟虑,“用力不劳而阐发情事自极语言之妙”。周煌的诗文以咏物抒情诗艺术价值最高。从陈维东等主编的《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梅》中收录的周煌《梅花四首》中的两首,可见周煌咏物诗创作艺术水平之高,且富有特色。如《梅花四首》(其一):
仙姿皎皎出芳群,影倒孤山冻薄云。
逼岸一枝幽意老,横池几点碧波分。
寒生玉骨侵凉月,暖上酡颜醉落曛。
昨日灞桥诗思好,耳边风雪隔溪闻。
全诗行文流畅,言语精雕细琢,梅花之品貌跃然纸上。
周煌诗作几乎囊括了所有诗歌题材内容,大到感叹国家兴衰,小到抒写个人情志,情真意切,体现出“文辞赡雅,风度端凝”的鲜明特色,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
原标题:清代文化名人(二):周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