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枇杷吃成“香肠嘴” 细数生活中的奇葩过敏原

23.05.2017  14:10

电影《东成西就》里,梁朝伟的“香肠嘴”深入人心。5月21日,家住江北区的崔杰(化名)也顶着一张“香肠嘴”来了新桥医院,令他郁闷的是医生检查后随即说出的原因:他可不像电影中梁朝伟一般中了毒,惹祸的竟然是3颗枇杷!

医生告诉他导致嘴肿得像香肠一样的罪魁祸首祸首极有可能是枇杷表面的绒毛。

3颗枇杷下肚 1小时后变香肠嘴

21日,家住江北30岁的崔杰(化名)在朋友圈发出求助“吃枇杷过敏,现在嘴肿得吓人……”。“不会吧?听说过花粉过敏,没听说过枇杷过敏的啊!”......朋友们纷纷回复,并建议他前往医院就诊。

5月23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通过接诊医生联系上崔杰,他说,当天他就吃了3颗枇杷,不到5分钟就觉得脸上开始发痒,然后就感觉嘴慢慢肿了起来。大概1小时后,他上下嘴唇肿得就像两根“香肠”,当时先想到发条朋友圈求助,后来才听了朋友建议前往医院就诊。

让崔杰困惑不已的是,以前他每年也都有吃过枇杷,但从未有出现过过敏,这次虽然经过治疗,让他嘴上的肿慢慢消下去了,但现在脸上还留有一些小疙瘩,让他深感郁闷。

吃枇杷也过敏 属特异性过敏

吃枇杷也会过敏?这个真的有!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急诊科主任周仁杰教授介绍,生活中有少部分人属于过敏体质,有很多东西都属于过敏原,枇杷中,含有少量的植物蛋白,果皮上还带有细细的绒毛,这些都有可能引起过敏。

一般吃枇杷过敏症状都是先出现口和咽喉的不适,然后出现嘴唇或咽喉肿痛,再出现全身性或局部的起小红点或风团,皮肤瘙痒,最严重时还可出现呼吸困难。

专家介绍,吃枇杷过敏属于特异性过敏,这种过敏大多数其情况都是出现在过敏体质的人身上。

但像崔先生这样,以前也吃过枇杷,为什么以前不过敏这次发生了过敏,周仁杰教授表示,很大原因是与他的免疫状态和体质发生变化有关。

周教授提醒,枇杷外皮上细细的绒毛是其主要的致过敏原,和猕猴桃一样,在食用之前先清理干净外皮上的绒毛,在食用之前剥掉外皮,必要时还需要冲洗干净果肉再食用,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外皮绒毛引起的过敏。一旦食用枇杷过敏,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食用枇杷,喝水漱口,清理干净口腔和咽喉,避免咽喉肿痛影响呼吸,并及时就医,方便对皮肤外出现的瘙痒红点等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除枇杷过敏 还有你想不到的假牙过敏

吃几颗枇杷也能吃出过敏,若你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听听医生们的讲述,每年,前往医院的过敏就诊者中,还真不乏大家想不到的过敏原。

在新桥医院皮肤科,张斌博士就曾遇到过一名特殊的过敏者,他过敏的原因,竟是假牙!

“春夏更替时节,门诊过敏患者日益增多,除了一些常见的“尘螨”、“花粉”过敏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过敏原,也需广大过敏体质患者重视起来。”张斌说,他曾接诊的这位病人老崔,40多岁,一年前就发现身上出现红斑,而且一直瘙痒难忍,长时间搔抓后引起脱皮,他也知道可能是什么过敏了,但是前往各处医院都没能查出过敏原。

后来,医生经过问诊得知老崔之前做了烤瓷牙,之后就断断续续地出现了过敏症状,经过斑贴试验,证明他对金属过敏。

张斌博士解释,金属过敏的本质是免疫系统的一种失调,表现出来的是接触性皮炎,老崔对金属烤瓷牙过敏主要是因为烤瓷牙内层的金属大多是镍铬合金制成的,这些金属有镍的成分或者经过用到镍的电镀处理,体质过敏的人会因为这类金属成分而过敏,造成皮肤粘膜的红疹、痒痛。

尤其到了夏天,金属过敏现象会更加严重,汗水中的化学成分,例如盐离子会使这些金属元素更加活泼,也更加容易渗透进皮肤。”张斌介绍,临床更常见的金属过敏还有金属纽扣过敏、皮带扣过敏、金属项链等首饰过敏、手表过敏,硬币、甚至有些含有镍的翻盖手机等,也会导致过敏。

细数奇葩过敏原:

5月23日,几位长期和过敏原打交道的医生们还给我们罗列了门诊中遇到的一些奇葩过敏原。大家建议,其实,无论是对哪种物质过敏,只要患者搞清楚自身的过敏原,而且尽快隔离过敏原,过敏症状就会自行消失,当然平时还要多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对水过敏,患有“水源性荨麻疹”的人可以随意喝水,但是他们只要皮肤接触到水,无论是水池、淋浴还是湖水,就会出现奇痒的麻疹;

对热过敏,主要属于胆碱能性荨麻疹,多数患者只要一发热就会导致体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引起过敏;

对衣服过敏,有些人是对羊毛或者棉花本身过敏,而大部分衣服过敏症的人则是因为一些合成原料,比如橡胶材料,醛类树脂,化学添加剂,染料,胶水或者鞣革剂;

对精液过敏,严重的女性能够在接触后10分钟内引起阴道扩张,灼伤般的疼痛和发痒,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甚至导致无法怀孕;

对太阳光过敏,阳光性皮肤病其实也不怎么罕见,该人群不能曝露在阳光下太长时间,否则会加重瘙痒症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