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巡礼丨这所中学三分之一学生都是注册志愿者
△忠县中学,学生代表向同学们介绍几百米长的百届师生记念墙。
为留守儿童过生日、敬老院看望老人、帮助环卫工人清扫滨江路……在重庆市忠县的大街小巷上,总是活跃着一群“小红帽”,他们是来自忠县中学的志愿者队伍。在学校的8000余名师生中,有3000余人注册成为了志愿者。
近日,在中央文明委公布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中,重庆9所学校上榜,忠县中学是唯一入选的一所区县中学。这所学校有何独特的品质魅力?3月29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了忠县中学,实地感受了这所校园的文明之风。
传承校史文化 一景一物“以文化人”
作为重庆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创建于1939年的忠县中学近80年的办学历程三易其名,从“精忠中学”到“忠县二中”再到“忠县中学”,沉淀出独特的“精忠”文化,淬炼出“勤、博、忠、勇”的校训。
“培植独特的校园文化,构建成熟具有品质魅力的校园文明是一所学校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校长周九评说,学校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建立物化标志等方式,大力弘扬以精忠为核心的校史文化,引导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在学校的精忠文化广场,一组“精忠记”的长廊文化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挂着31位“忠州名人”和106位“中外名人”画像。不仅如此,纪念28名忠中学子的“抗战英雄纪念碑”、绵延几百米的“百届师生纪念墙”——精忠谱、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浮雕墙——精忠魂,集中展示老校文化——精忠园,都是学校对独特的“精忠文化”的物化体现。
校园里,各种人文景观也令人目不暇接:古色古香的回廊亭台、哗哗流泻的叠池喷泉、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漫步校园,一股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景一物似乎都蕴含着深远的寓意,彰显出“以文化人”的功效。
△忠县中学,学生代表在校园内的抗战英雄纪念碑前向同学们讲校史。
发扬“精忠”文化 师生注册志愿者3000余人
不仅用环境育人,学校还将本地“忠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学校发扬志愿精神,树立优秀志愿者青年榜样,以志愿者精神深化学校“精忠”文化。
这学期开学,初一18班的冯雅偲同学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师生备感温暖。原来,她自愿当起了班级“义务卫生员”,班上如果有同学不小心刮碰、擦伤等意外轻伤,冯雅偲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
打开她的医药箱,里面有消毒用品、包扎用品,以及预防传染的口罩等一应俱全。“春天来了,是个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的季节,为方便同学们处理伤口,我就购置了简易医药箱,并学习了简单包扎方法。”冯雅偲说,同学们如果意外受伤,可以先进行简单处理后再去医院就诊。
在校园里,像冯雅偲一样乐于为他人服务的学生还有很多。学校从2012年至今,以“重庆市志愿者服务网”及“暖青汇”为载体,共发展线上注册志愿者3000余人。志愿服务内容涵盖留守儿童、环保、敬老、帮贫助困、普法等。通过校内外组织联盟及以老带新的方式,成就了全国“最美中学生”潘虹宇,及县“优秀志愿者”王书琦、刘妍等。
体验式特色课堂 有重庆唯一中小学消防科普基地
此外,围绕学校的“精忠”文化,学校还着力打造成长、生命、责任三大体验式特色课堂,引领学生从认知向行为转变,做践行价值观、光大忠文化的坚守人。
在这座园林式校园里,除了常规的教学楼、科技楼、艺术楼、办公楼、体育馆等,你还能看到一个现代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这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中小学校现代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以消防、地震、交通安全三大主题为主线设置了五大展厅,16项体验项目,将陈列与观摩、学习与体验相结合,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和精致的结构制作模型展示,融知识、科技和趣味为一体,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防火、抗震、防交通事故等知识。
“这里是学生们的责任课堂,通过参观、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校长周九评说,除了责任课堂,在成长课堂里,学生进校起,便要认领成长课堂“七个一”清单:拟定一份成长规划;确定一个人生信条;申请一项个人奖项;叙写一段感动故事;选读一本经典名著;参加一项科技创新项目(或社会实践);持续一项体育运动。
同时,学校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主线,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分层递进和全面系统的生命教育体系。形成了初一学会做事,感恩生活;初二学会学习,感受创新;初三学会做人,感谢真情等。
通过校园文化浸润、德育教育渗透、特色课堂引领,同学们都成为了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弯腰捡起废纸、微笑传递温暖,自觉礼让排队等都已成为每一个“忠中人”的习惯。近年来,该校师生不仅在各种竞赛中屡屡获奖,而且高考重点上线率均在40%以上,稳居重庆市重点中学前茅,先后有40多名学生升入清华、北大名校。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摄影 刘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