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解密民国重庆警察日常工作 基本只查烟馆抓小偷

09.04.2017  19:39

究竟建国前,重庆警察局的作用是什么,都办了些什么案子?长久以来,重庆文史、档案、甚至公安历史研究者,都对这一块颇有兴趣。今年4月,由重庆图书馆整理的《重庆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未刊书丛编》一书,首次对外披露了这部分史料。

解放前的重庆鸦片馆

重庆时报记者发现,这本《未刊书丛编》中,收录了抗战前后重庆警察局的内部统计表格,在当时属于机密档案。从当时重庆警察的办案规模来说,排名第一的是鸦片案,第二的是盗窃案——以1942年9月份数据显示,全市破了358件案子,竟然有211件是烟片案,131件是盗窃案,10月份数据显示,全市破获613件案子,竟然有358件和鸦片有关,还有220件是盗窃案,其他年份的数据比例,基本上类似——可以这样认定,当时的警察,基本上都将精力放到扫鸦片馆和抓小偷上,其他案子基本上破不了(或者说没去破)。

问题是,烟片在当时重庆依然为祸严重。重庆地方志文献中的《西南区一九五零年禁烟禁毒工作总结》材料显示,解放初期分布在重庆的秘密制毒厂坊有400余家,制造鸦片者618人,贩运烟毒者4476人,整个西南地区吸毒问题非常普遍。

建国初期重庆江北戒烟学习班

重庆图书馆研究员王志昆说,这就暴露出另外一个问题,当时的重庆警察和当时的毒贩勾结,狼狈为奸,从中捞好处的现象大量存在,根本无法肃清鸦片为祸的现象。

而解放后重庆市公安局成立,仅仅3年就解决掉了这一问题:将首恶烟毒犯分别处以枪决、判刑、罚金及拘留,仅到1952年底,就基本上隔绝了重庆市内种植、贩制、吸食烟毒的历史疾患。

重庆时报记者 任重

原标题:档案解密民国重庆警察日常工作,基本只查烟馆抓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