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4.03.2017  01:34

 

近年来,梁平区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扩充资源、改善条件、优化机制、提高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扩充资源,增加学位供给。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和教育专项规划,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学前教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增加学前教育学位资源供给。近3年,投入资金9100万元,新征幼儿园校地160亩,利用闲置校地50亩,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7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5所,支持农村公办幼儿园增设村级保教点18个,初步形成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网络。目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普惠覆盖率达94.1%。

二是改善条件,提高保教质量。 推进学前教育标准化办园,向170余个村级保教点每年分别增拨1万元运转经费,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全区新建幼儿园沙池、戏水池、种植角、养殖角420余个,幼儿活动区(角)3900余个,新购置大中型玩具300余件、图书14万册,自制玩(教)具6万余件,改造幼儿园厨房109间。开展学前教育园本教研,组建7个教研联合体,依托梁平本土竹、柚、湖等自然资源和画、戏、帘等人文艺术,开发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寓教于乐的园本课程,优化幼儿园育人环境。目前,全区拥有一级幼儿园15所、二级幼儿园29所、三级幼儿园70所。

三是建立机制,优化管理体系。 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落实《重庆市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完善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将学前教育监督管理、工作考核考评、检查总结表彰等纳入责任督学督导范围,对办园方向、安全稳定、经费管理、规范办园、保教质量及保育队伍等方面实施常态化监管,推进学前教育规范有序运行。强化幼儿园等级动态管理,严格落实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普惠性幼儿园出现办园行为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违规乱收费、保教质量严重下滑、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取消普惠性幼儿园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