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检察:一份建议让近三万亩饮用水源得到净化

19.01.2019  03:12




2019年1月17日,《重庆日报》第三版“2018年市人大工作巡礼·建议办理”专栏刊登:“一份建议让近三万亩饮用水源得到净化”一文,内容如下:

市人大代表唐波提出,我市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存在案件线索摸排面窄、调查取证困难等“症结”。检察机关加以整改。截至去年底,全市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541件,立案2079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962件。

截至去年底,全市检察机关通过“保护长江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保护国有林地和生态公益林等450余亩,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的饮用水源地面积28000余亩,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40余公里,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500余亩,保护被污染土壤等500余亩,复垦复绿矿山面积600余亩,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14000余吨,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159家。


过去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全面发力”,成绩背后,除了全市检察机关的努力,也有市人大代表的付出。在去年初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唐波提交了《关于推动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工作的建议》,他提出,我市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存在案件线索摸排面窄、调查取证工作困难、程序性规定不明确等“症结”。检察机关应克服体制、机制障碍,针对公益诉讼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判,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更好的指导辖区内各级人民检察院做好公益诉讼案件工作。


针对唐波代表提出的“症结”,市检察院明确回复“确实存在,正在加以改进。”目前,市检察院充分吸收采纳唐波代表的建议,加强工作调研,摸清问题底数,确立了全市公益诉讼“3·30”年度会议制度,并召开了首次会议,安排部署全市公益诉讼工作。市检察院负责人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依法、积极、审慎、适当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服务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好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为加大办案力度,市检察院组织召开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评估会,集中统一甄别案件线索,从中确定5件重点挂牌督办案件,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并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攻坚月”活动,实现了诉前程序案件全覆盖。同时,积极用好诉前程序,通过诉前检察建议有效督促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依法履职,与行政机关形成依法行政、保护公益合力。


数据显示,从2017年7月至去年底,全市检察机关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切的案件,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公益保护效果突出。全市检察机关共履职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541件,立案2079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962件,其中发出行政公益诉前检察建议1899件;发出民事诉前公告63件。相关行政机关采纳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或履行职责1579件,未满回复期276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3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