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召开“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护航”专题新闻发布会

04.06.2018  20:28

 

5月31日,市检察院召开“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护航”专题新闻发布会暨检察开放日活动。发布会上,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洪梅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司法保护的举措、成效和典型案例。 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下降,刑事案件受理数量逐年减少,批捕率、起诉率也呈下降趋势。

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渝北区人大、政协、教委、妇联的部分领导,法制日报、检察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法制报、新华网、华龙网等媒体记者应邀参加发布会。

一、严厉惩治侵害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犯罪办案情况

全市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绝不姑息,坚持零容忍。尤其是对侵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犯罪案件坚决惩治、从严打击。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全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益案件741件910人,提起公诉1023件1365人。其中批准逮捕侵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人身权利案件89件98人,提起公诉104件111人。受到侵害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112人,涉及的罪名主要有强奸、猥亵、拐卖儿童、虐待、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抢劫和寻衅滋事罪等。

对涉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坚持少捕慎诉,积极帮教挽救。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全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489件638人,不捕245件392人;共起诉1150件1618人,不起诉149件240人。其中,犯罪嫌疑人属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批准逮捕76人,起诉142人,涉及的罪名有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强奸、贩卖毒品罪等。

据分析,我市涉案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多集中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亲情关爱不足、安全存在隐患三个主要特点。

二、护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

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机制

为充分保障涉案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双向保护、特殊保护原则,彰显有温情的司法公正,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完善、健全落实一系列特殊保护、综合帮教、司法救助制度。 通过一系列司法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下降,刑事案件受理数量逐年减少,批捕率、起诉率也呈下降趋势,其中批捕率从95.5%下降至61%,起诉率从89.4%下降至82.7%。

(一)全面落实刑事诉讼检察特别程序。市检察院按照刑诉法相关规定,全面落实法律援助、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等未成年人检察特别程序。

●  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全面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对因经济困难或遭受犯罪侵害陷入困境,无力聘请律师的涉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被害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  为弥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法定代理人缺位的问题,与市公安局、团市委联合出台了《重庆市合适成年人选任与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以教师、共青团妇联干部、关工委人员、志愿者或专业社工等人员组成的约1000人的合适成年人库,补充替代缺位的法定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既对涉案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教育、抚慰,又对讯(询)问合法性进行监督,避免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  与市综治办、市高法、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签订了《重庆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暂行办法》,建立社会调查制度,及时、全面了解涉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和监护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并为后续司法处理和教育矫治提供依据。例如秀山县检察院办理的杨某某抢劫案,社会调查显示杨某某系因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在校表现良好,因缺补课费等特殊原因才铤而走险实施犯罪,为此,检察机关对杨某某做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为其提供心理援助,开展法治教育、帮助转学等,成功帮助杨某某认识错误并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二)健全和完善综合保护机制。

●  健全心理援助社会化协作机制。为及时抚慰和消除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因犯罪或被侵害造成的心理创伤,市检察院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出台了《关于在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中加强协作的意见》,组建了50人的心理咨询师团队,无偿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援助。

●  探索建立询问性侵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工作机制。沙坪坝、开州、长寿等检察院等加强与公安、法院以及医疗机构的工作联动,积极推动建立对未成年被害人询问、取证、身体检查的专门场所,实现对未成年被害人一次询问、取证,尽力减少二次伤害。

●  全面落实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建立健全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机制,为遭到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尤其是生活特别困难的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司法救助。2017年, 全市检察机关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共为15名生活困难的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金24.8万元。 例如涪陵区院联合妇联为母亲失踪,父亲死亡,从小寄养在亲戚家的被害人张某争取司法救助金5万元,并指定爱心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帮助其转学到一职业学校就读。

●  建立社会化帮教、观护机制。依托爱心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 探索建立社会观护帮教基地13个 发起成立“彩虹基金 ,通过“学习职业技能、培树良好品行、就业融入社会”三步帮教法,加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帮教观护。 启动“青春再出发”项目 ,通过公益基金购买司法社工服务的方式进行一对一帮教服务。此外,严格实施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积极组织亲情会见,加强亲职教育,多举措挽救涉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三)创新监护困境儿童监护干预机制。

今年以来,按照高检院的统一部署,我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开展 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试点工作 ,对遭受监护人侵害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被害人,建议、督促、支持有关机构、组织和人员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监护资格,重新确定监护人,积极维护被害人的民事权利。去年以来全市共办理了7起监护干预案件,如在办理黄某性侵女儿案件中,潼南区院支持起诉撤销黄某对其女儿的监护权,指定女儿的伯母为监护人。

(四)建立“莎姐”法治宣传常态化机制。

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莎姐”检察官量身打造法治宣传方案,围绕如何预防性侵害、防范校园暴力、加强自我保护、远离毒品等专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宣传,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已持续开展2000多场;在 派驻检察室设立“莎姐工作室 ,打通联系“莎姐”检察官与留守儿童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法治宣传工作深入基层,落到实处。去年,市检察院与市妇联共同开展防性侵“守护花季”法治巡讲活动,向留守儿童赠阅防性侵教育读本5万余册,广受好评。

三、全市检察机关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进行综合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事)例

(一)对继母虐待继子女事件开展立案监督

犯罪嫌疑人陈某某为了发泄对丈夫的不满,多次殴打年仅7岁的继女熊某某,致使熊某某全身多处受伤。今年4月,武隆区检察院在微信群发现这一消息后,立即监督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并及时对陈某某依法批准逮捕。同时,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对熊某某进行了心理测评和心理疏导,帮助她走出阴霾。

(二)对被亲生父亲拐卖的儿童进行综合司法保护

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以生育作为非法获利的手段,将其智力残疾妻子产下的两名婴儿出卖。永川区检察院在追究王某某刑事责任的同时,积极协调各方解决案件背后的诸多遗留问题。一是建议由区民政部门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王某某监护资格。二是协助公安、民政部门妥善安置被拐儿童。三是为王某某智力残疾妻子和其抚养的大女儿指定监护人。

(三)撤销父亲监护资格,出台重庆首个未成年人监护困境儿童司法保护工作意见

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多次对其两个未成年女儿实施强奸、猥亵犯罪。开州区检察院依法追究了张某某的刑事责任,同时通过支持起诉方式撤销张某某监护权,并对被害人开展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在此基础上,出台重庆首个监护困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

(四)严格证据审查,依法追诉性侵儿童犯罪行为

渝北区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潘某某对其农村亲戚家的女孩实施强奸犯罪案件中,依职权调查取证,查实潘某某还对另一名女孩实施了猥亵儿童犯罪,遂依法追诉。最终法院对潘某某犯强奸罪、猥亵儿童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

(五)帮助涉罪留守儿童重返校园

14岁的邓某某酒后情绪失控将陌生少年罗某某捅伤。南川区检察院针对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有效监管而辍学的情况制定特殊帮教计划,通过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督促其父母回家履行监护职责、重新复学等措施,使邓某某认识错误,改过自新,并担任了班干部。

(六)跨区域关爱救助留守儿童

沙坪坝区院在办理一起猥亵儿童案时,针对被害儿童父亲高位截瘫,本人患病,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开展跨区域的司法救助、心理咨询、爱心帮扶等工作,最终集合各方力量解决了被害人张某的一系列实际困难。

(七)附条件不起诉观护助涉罪未成年人走向新生

永川区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李某某伙同他人盗窃案时,综合案件情况及李某某平时表现,对李某某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将其纳入该院“启航”观护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观护考察和教育引导,考察期满,李某某变得阳光自信,并找到心仪工作。2018年5月29日,李某某专程到观护基地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八)结合性侵案件开展综合治理和犯罪预防

大渡口区院在办理张某猥亵儿童案件时,一方面及时为被害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供心理治疗和心理引导,另一方面,在全市首先建议法院适用“从业禁止令”,并向案发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发出针对性检察建议4份,还结合案件在全区18所中小学校开展“守护花季”预防性侵法治宣讲活动。

(九)为服刑人员子女提供综合救助

云阳县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游某某涉嫌容留他人吸毒案时,发现游某某离异,前妻去向不明,家中有两名年幼的女儿需要抚养,其中2岁多的小女儿还患有先天性腭裂,至今无法言语。云阳县检察院多次与社区、教委、特殊教育部门联系,正积极解决小女孩的入园和语言功能恢复问题。检察机关也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救助这个特殊家庭。

据介绍,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以“莎姐”品牌打造升级为引领,出台留守儿童司法保护工作实施意见,探索建立留守儿童司法保护中心,积极引入司法社工开展一对一帮教工作,进一步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