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故事:第21兵工厂为前线提供了60%武器弹药

23.08.2015  10:10

  抗日战争期间,第21兵工厂为抗战前线提供60%武器弹药

  21兵工厂老工人胡学佑在讲述当年的岁月。

  嘉陵江簸箕石码头,这里便是第21兵工厂(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旧址所在地。抗战期间,第21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约占全国兵工厂总产量的60%,仅步枪的每月产量即可装备一个师,成为抗战期间支撑正面战场军火供应的一个重要基地。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数十位来自第21兵工厂、第10兵工厂的抗战老兵、老工人昨日回到长安工业集团接受致敬,并述说那段难忘的岁月。

  今年90岁的胡学佑,14岁便跟随着家人从金陵兵工厂来到这里。胡学佑一家四代均是长安人。父亲、哥哥都是金陵兵工厂工人,女儿则在长安工业。

  淞沪抗战开始后,金陵兵工厂成为日军空袭目标。1937年11月16日,金陵兵工厂接到西迁命令。胡学佑和哥哥跟随金陵兵工厂内迁重庆。

  “最险地段全靠工人们拉过去。遇到敌机轰炸,船被炸翻,工人们就跳江捞设备。”胡学佑回忆道,时间紧迫,厂房就在嘉陵江簸箕石码头临时搭建。

  胡学佑说,为了躲避日军轰炸,厂房布置也采取了军事布局。大型设备分布在不同厂房车间,车间与车间的距离至少有300米。这样一个厂房被炸,不会牵连其他厂房,这台设备摧毁了,还有其他设备顶上保证补给。厂房旁还堆砌木料、瓦片、工具,一旦厂房遭受空袭,就可就地取材临时搭建。

  1940年,胡学佑进入该厂的重机枪厂,成为枪闩部的一名铣工。马克沁重机枪作为金陵兵工厂的拳头产品,在工厂搬迁重庆后也再次投产。当年总产量就达1060挺,最高年产量3600挺。

  “后方制造兵器作息犹如游击战。阴天、大雾天,日军没办法开展轰炸,这便是我们的工作日。一干就是十个小时。要是遇到大晴天,我们就躲进防空洞。”胡学佑说,制造速度要追着时间跑,工艺半点不能马虎。

  来自长安工业的数据显示,抗日战争期间,21兵工厂全体职工共生产马克沁重机枪18068挺、捷克式轻机枪10151挺、中正式步枪86500支、汉式步枪206864支、82迫击炮7611门,以及大量其他武器。工厂向前线输送的武器占整个抗战期间武器供应的60%以上。

    记者 王秋思 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