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伤者多为年轻女性 复旦才女遇难

02.01.2015  08:35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一只鞋被遗落在现场。

昨日,上海市民自发到事发地献花悼念。

截至昨晚,上海外滩踩踏事故遇难者人数由35人上升至36人,47人受伤,其中大多是年轻女性。

复旦20岁才女遇难

36名遇难者中已知男性10名、女性25名,已查明身份的有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6岁。

复旦大学一名云南籍大二学生杜宜骏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刚过完20岁生日的杜宜骏是复旦大学燕曦汉服协会会长,非常钟爱传统文化。

1994年出生的杜宜骏,2013年7月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毕业后,考取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就读社会学专业。

杜宜骏的百度贴吧、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主页上显示,身为复旦大学燕曦汉服协会会长的杜宜骏,钟爱汉文化,喜爱古诗词,尤其喜欢《红楼梦》。

她非常喜欢传统文化里的诗情画意,是个名副其实的才女。”复旦大学燕曦汉服协会一位同学介绍,杜宜骏待人友善,学习也不错。

多位杜宜骏的同学证实,杜宜骏已不幸遇难。

杜宜骏生前男友、同为复旦大学学生的王某某,也在其社交媒体称:“你,是不会从我生命中消逝的了。感觉害死你的就是我,看着你在我臂弯里慢慢失去意识,呼吸心跳慢慢变弱,最后被从冰冷的抢救室推出来,我没有能够保护好你。早点得到救治明明有希望的,却只能做着徒劳无益的所谓急救措施,看着希望慢慢地流走。我不求你能够原谅我的罪过,我会用我一生的悔恨与内疚,去作为对自己的惩罚,对你的慰藉。——给我最爱的宜儿。

此外,有一位台胞不幸死亡,一位台胞受伤正在治疗观察,一位台胞无恙。

缺氧窒息多数为年轻人

47名伤者中,除7人因轻微伤离院外,其余40人全部在医院治疗,39人已查明身份。伤员以年轻人为主,男12人,女28人,其中重伤13人,轻伤27人,重伤员未脱离生命危险,多人仍处昏迷状态。

上海市一医院副院长夏术介表示,送来时有些病人已经严重缺氧窒息,有些病人生命垂危,有些病人送来时已经没有什么生命体征。另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送到医院来的都是年轻人,多数都是学生。伤亡者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女性居多。其中,不乏高校学生和儿童。瑞金医院收治的伤员,伤情主要为肺挤压挫伤和骨折。

踩踏自救,送你三大锦囊

支招>

○后面的人一旦发现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此时带有孩子,就应尽快把孩子抱起来。

○发觉人群朝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或者躲到附近的商店、咖啡馆等一些可以暂避的地方,等待人流通过。提示:躲避时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观察四周:远离一切可能伤害到自己的危险物品,比如玻璃、利器、滚烫的液体等等。

○服从:听从事故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调度,配合指挥人员缓解拥挤。

2.如果卷入人群,这样自救

○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尽量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柱子、大树),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

○即便鞋子和贵重物品被挤掉也不要弯腰拾起或低头寻找,这些动作都会使自己非常容易被推倒。

○在拥挤的人群中前进时,首选的姿势就是:胳膊在胸部形成一个三角形,给肺部呼吸留出一个空间,大部分被踩踏者都是由于窒息而死,长时间挤压胸部也会出现呕吐,甚至吐血。

3.如果不慎摔倒,这样保命

○在人群中摔倒,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顺势侧躺在地,可避免脊椎、脑部受到踩踏,这样还能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外围人员要迅速离开现场,不要围观,更不要拍照。围观阻碍救援,也可能成为第二波受害者。

特大城市缘何出现踩踏?

反思>

硬件建设够先进,软件管理差距还很大

不少网友对上海这一特大城市出现踩踏事故表示震惊,在他们看来,一线城市的管理水平应该比较先进,缘何出现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

其实就在2004年,北京密云迎春灯展上也发生过情形类似的严重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当时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通报称:密云县迎春灯展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暴露了工作上、思想上较为突出的漏洞和问题,一是安全意识不牢固;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三是城市应急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公共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比较薄弱。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表示,几十条鲜活的生命没能看到2015年,是用生命对中国城市管理水平敲响了警钟:对中国不少大城市而言,硬件建设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但在城市软件管理水平方面差距还很大。

安全教育是否到位?

无论在城市或乡村,应急知识储备堪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不少公众存在“和平麻痹”状态,尽管很多城市都有针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培训安排,但是这些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即使再有效的预案,现实中也需要动态调整。

这位专家强调,回顾此前我们的教育都是灾难推动型,即某处先发生灾难、造成伤亡后,才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缺乏前瞻性。应该在教育、媒体传播中加强安全教育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可能遇到的危机和灾难,知道如何应对及处理,必要条件下,还应该展开相关的培训和演练。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对中小学生的紧急疏散宣传教育和人员自觉观察疏散标志、熟悉突发事件时的疏散自救的宣传工作依然不到位,不少受访者对此类知识的储备甚至为零。

借鉴>

国外防踩踏都有哪些经验

1.如何疏导人流、避免拥挤

英国

伦敦有25万人到泰晤士河边观看2013年的新年焰火表演。在议会广场等人流集中区域,有专人负责统计人数。如果人数达到各区块所能承载人数上限,将停止放行。

德国

柏林地标勃兰登堡门前举办迎新活动已多年。2013年元旦前夜,勃兰登堡门到胜利柱约2公里长的六一七大道上人潮涌动。活动现场共7个出入口,一旦人数超过设定上限,警方便会关闭入口。2012年12月31日21时现场人数接近饱和,23时左右升至百万,所有入口均被关闭。

美国

在纽约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时报广场,水晶球“从天而降”的倒计时跨年活动是百万人参与的超大狂欢派对。为保证安全,纽约警方将时报广场分成若干区域,用障碍物隔开,游客一旦进入一个区域,便不能随便出入。一个区域被占满后,警方才开放下一个观众区域,直到所有区域填满人群。

2.有针对性防范宣传早着手

澳大利亚

在2013年悉尼跨年庆典烟花汇演中,现场观众达150万。为保障安全,警方提前两周通过传媒向公众普及安全知识,并告知人们届时将扩大无饮酒区域及警方将采取的措施等。这些举措让公众心中有数,增强自律。

法国

在巴黎,为保证新年期间外出庆祝市民的安全,烟花爆竹及一切易燃品被禁止销售。在人流密集的香榭丽舍大街及埃菲尔铁塔附近区域,还禁止销售任何含酒精的饮品。酒吧、啤酒馆在这天都被要求早早打烊,只留下咖啡馆营业。一些人自带香槟及酒杯上街,不过毕竟有限,可能滋事的“酒鬼”数量大大减少。 据新华社、中新社、《法制晚报》、《新京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