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需换血 41人献出15800毫升血液

08.10.2015  11:39

    昨日,吴家浩的表姐专门记下了40多个献血者的名字和电话,表示以后有机会,要感谢这些热心人。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

重庆晨报记者 顾晓娟 报道

昨天上午,在重医附二院肝病治疗研究中心,2000毫升来自不同身体的救命血浆,缓缓注入19岁小伙吴家浩的身体。第一次“换血”之后,小伙子看上去不错,他黄瘦的脸上努力地挤出了笑容。

就在6天前,吴家浩被老家医院下达“死亡通牒”。正是41次无私的爱心涌动,和1万5800毫升来自不同个体的滚烫血液,为他赢得了生的希望。截至昨日,联系为吴家浩捐血的人数,已上升至近80人。

16岁离家,回家被确诊肝功能衰竭

吴家浩是秀山县龙池镇楠木村人,一个高大的苗族小伙。16岁那年,为了帮弟弟妹妹上学,担起养家的责任,吴家浩辍学,一个人投奔在浙江打工的三姑,进了一家电子配件厂当起了小工。

自打上班的第一天,他就把工资卡交给了三姑保管,每个月只要100元零花钱。”说起儿子,父亲吴昌专忍不住掉泪,他问儿子100元在浙江咋够用,儿子说,充50元电话费,剩下的坐公交车、买水喝足够了,厂里管饭呢!

外出打工3年,吴家浩总算攒下了8万元,他一直希望能用这笔钱,为家里人谋划更好的生活。可9月29日那天,吴家浩却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手里还大包小包地提着给4个姑姑叔叔带来的礼物。

妈妈谢素英一眼就看出儿子的不对劲,他面色蜡黄,回家前,已经“感冒”了两个月了。9月30日,当地医院确诊,吴家浩急性肝功能衰竭,第二天便下达了“死亡通牒”,劝说吴家放弃治疗。

要么换肝,要么换血

吴昌专和谢素英不甘心。2日下午,吴家浩被紧急转往重医附二院。医生给出了两套治疗方案,吴家浩肝坏死达到90%,最好能够进行肝移植手术,但在找到匹配的肝源之前,只能做“人工肝”排毒。

通俗地说,就是“换血”,把患者血浆中的毒素排掉,每一次大约要换掉全身50%左右的血浆。

而这意味着,一次换血需要血浆大约2000毫升,也就是从4000毫升血液中提取。到哪里才能寻找到这么多救命的血液呢?

3号一早,老家的亲戚陆续赶到医院捐血。可万万没想到,11个亲戚中,仅两人的血液可用。听到这个消息,吴家浩的表姐谢艳几乎绝望了。那天早上,谢艳带着一家的亲戚,在解放碑街头一遍又一遍讲述着表弟的故事,希望能够获得大家的帮助,终于,一位50多岁的男子何先生挽起了袖子,无偿捐献400毫升鲜血。

41人捐出1万5800毫升血液

在何先生的建议下,谢艳决定向媒体求助。5日,重庆媒体播出了这条求助信息。

让谢艳没有想到的是,从6日早上起,她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帮助的信息接踵而来,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传递着人世间最真挚无私的情感。

谢艳则把每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帮助仔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她也说不清,何时才能对笔记本上的名字予以回报,但却必须记下,因为,这是对生命最美的见证。

到6日晚,包括之前献血的何先生,一共41位市民,无偿献血1万5800毫升,平均献血385毫升。

感谢这个爱心涌动的节日

昨天上午10点,用大家接力献出的4000毫升救命血液(2000毫升血浆),吴家浩进行了第一次“换血”术。中午回到病房时,小伙子看上去不错,他努力地在脸上挤出笑容,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激。

主动联系谢艳,希望为吴家浩捐血的热心人仍络绎不绝,到昨天傍晚,承诺无偿捐血的人数已近80人。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女士还专程赶到病房,将1000元现金交给了吴家浩。

谢艳告诉重庆晨报记者,第一次换血后,将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期,来观察换血后的身体适应情况,如果情况良好,经过数次换血后,身体就会康复,这也是最好的结果。而如果换肝,则将面临几十万元的高额费用。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充满感激,永远铭记。”谢艳说,几天的经历,虽然有过无助,有过恐惧,但更多的则充满了希望和感激,感谢每一位素不相识陌生人的无私帮助,感谢这个爱心涌动的节日,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15800毫升血液是什么概念?

大约为3个成人全身的血量

献血者素描

从大渡口赶来的陈兴清、焦显芳夫妻,老两口52岁,下午赶到的时候,献血车已经下班了,可夫妻俩仍坚持每人献血400毫升,让少献点,他们还不干。陈兴清说:“血献了,还能再生长,要是人走了,那就永远地走了。那是一个生命啊,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向红两姐妹则专程从长寿赶来。向红说,看到新闻后,她们姐妹就有了献血的打算,“不正巧过国庆节吗,反正在家没啥事!”向红说,帮助别人,自己很幸福。

而献血最执着的,要数杨莉女士。当天下午,杨莉看到新闻后赶来献血,没想到,查血后,她的血液并不满足无偿献血的条件。但更没想到的是,杨莉当即打电话叫来了丈夫,直到丈夫成功献血,一颗心才终于放下了。

民心佳园社区党支部的5名成员“组团”献血,每人也献出400毫升血液。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