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宣传人员的“战斗”

03.06.2016  20:52

(图为宣传人员在黔江区马喇镇做采访报道)


(图为宣传人员在前往采访报道途中)

     6月1日12点,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专题与新闻部的李俊在接到男朋友的电话后,拿着两把雨伞立即往楼下跑,她顾不得滂沱大雨和雷鸣电闪,撑开伞便往外冲。男朋友接过她手中的伞,开口便问:“明天你又要出差了吧?”李俊环顾四周疯狂下泻的雨水,再抬头,两人一脸苦笑——明天又是一场“恶战”。     果不其然,这场暴雨致使重庆武隆、黔江、南川等19个区县38.17万人受灾。6月2日一大早,我和同事们就分成两组,我和黄淑健、柯帅、杨济维、胡潇赶往南川,郭若水、王瑾、张少杰赶往黔江。临走时,郭若水和留守办公室的同事换了鞋子,她说那天穿的鞋子不适合刚下过暴雨的山路,她不想因为一双鞋子耽误了整个宣传队伍的进程。     下午两点,我们终于到达此次降雨过程累计最大雨量为259.7mm的南川区大有镇,南川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将带着我们前往指拇村最大的一个滑坡现场采访报道气象服务情况。一路上经过好几处大大小小的滑坡点,山上的小石子和泥土还时不时的落在我们的车窗上,当我们在通往指拇村的公路上行驶了大概两公里路程时,我们被迫停下来。由于前方滑坡,道路还未抢通,车辆和行人都不能通行。我们只能在泥泞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前往滑坡点拍摄素材。     而此时,前往黔江方向的道路由于前方隧道渗水,高速公路已经禁止通行,郭若水和其他两名同事已在高速公路上堵车两小时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眼看着已经下午两点,郭若水想着车上还有一名同事已经五十多岁,再这样饿下去不是办法。郭若水不知道车上有没有食物,她只想四处翻找,心想哪怕是有一块饼干、一盒牛奶也好。没想到,在车上的后备箱里还真有一盒其他同事放在车上的粽子。郭若水赶紧打开粽子分给同事,粽子是冷的,口感很差,可在郭若水心里,这是二十多年里吃过最好吃的粽子。     由于道路通行不便等多种不可抗拒原因,我和同事并没有拍摄到最满意的画面,只有回程。一路上穿过无数滑坡点,眼看着就要回到南川城区,一个转弯,我们忽然发现公路边所有的车辆都静止不动,排起了长龙。车上的人纷纷猜测前方要么出车祸了,要么出现了滑坡、泥石流。我们下车往前行,果真,前方公路上躺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山石是从公路上方的悬壁上掉下来的,谁也不知道山石还会不会往下掉,谁也不知道山石什么时候往下掉。此时,柯帅半开玩笑说:“我们这是在拿生命上班啊。”经过商量,我们决定,走另一条乡村公路回县城。有人劝我们说,不要走另外一条路,路太陡又在下雨,容易出事故。可是,就算这样,也不能挡住我们想要尽快把灾情和气象服务情况尽快报道出来的决心。当我们的车行驶在这条乡村公路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以前所说的崎岖山路简直就是康庄大道。车开上一个四十五度以上的斜坡后紧连着三百六十度的急转弯再是一个四十五度以上的斜坡……一路上我抓着同事的手臂一刻不敢松开、一秒不敢闭眼睛,心想这才是真正崎岖的山路啊!     当我们穿梭在惊险的回程山路上时,郭若水一行才到达黔江受灾地区马喇镇镇,但此时天色已开始变暗,十分不利于拍摄。但是既然来了,不把最新的受灾情况和气象服务情况传播出去,实在是不能让宣传人员安心。管他三七二十一,挽起裤脚、架着摄像机,拿起话筒现场采访报道开始了。直至晚上七点,天黑的最后一刻,郭若水一行才停止拍摄。     从南川赶回办公室,我和同事相对无言,只是我们心里都知道这次与时间的“战斗”,我们又胜利了,采访内容能够及时传播出去了。我问曾在路上说过“我们这是在拿生命上班”的同事,下次还去吗?他说:“不管是下次还是下下次,我还是义无反顾!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