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水文站18年 他是防汛抗洪哨兵

25.07.2018  06:42

石角水文站,坐落于綦江区石角镇的白云山脚下,一旁就是滚滚流淌的蒲河。对于43岁的站长谭波来说,这里既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他的家。每到汛期,谭波就全家上阵,一次次迎着暴雨“逆行”,观测水位、雨量及流量,为防汛部门提供实时水雨情信息。

以水为家

结婚生子都在水文站

家就是站,站就是家,我们说回家就是回站的意思。”谭波说,自己跟石角水文站很有缘分,“因为我妈从1980年就在这个站上工作,一直干到2004年。10岁时,我也随妈妈住在了站上。2004年,爸爸退休后,也留在这里帮忙。

童年时期,谭波的很多记忆都与石角水文站有关,“记得小时候涨水,妈妈的工作就变得很忙碌,我就负责打电筒、接电话,帮她打杂。”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谭波从小就已经明白了水文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个水雨情数据,都是为防汛部门提供实时信息,为下一步防汛抢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0年,谭波如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水文人。在南川鸣玉水文站工作了3年后,他被调回到从小生活过的石角水文站担任站长,一干又是15年。

有一种特别奇妙的缘分吧,就连结婚都是在站上结的。”谭波回忆,自己1999年结婚时,就是一家人聚在石角水文站简单吃了顿饭,算是把婚宴办了。“从童年成长、到结婚生子、再到工作,我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都跟水文站有关。而且这也是我最喜爱和熟悉的工作,从来没有觉得枯燥无味过。

每年汛期,是水文站最忙碌的时候。在这个只有一个正式编制的水文站,谭波既是站长,要负责日常的设备检查和维护;也是站员,带着一家人一次次迎着暴雨“逆行”,施测流量,观测水位和雨量,水情发报等。

面对这种“雨里来,水里去”的工作,谭波早已习惯了,“只希望通过测量出的水文数据,为防汛减灾工作提供助力,尽量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

以水为傲

一家三代都是基层水文人

今年5月,“寻找重庆基层水利实干家”活动结果出炉,谭波获评首届“重庆基层水利实干家”。事实上,不仅谭波,他的母亲和外公也都是优秀的基层水文工作者。

谭波告诉记者,外公张源开年轻时就携家人辗转多个基层测站工作,石角水文站是其中之一。“1962年到1965年,外公也在石角水文站工作,1965年还因为勤俭办站,获得了当时四川省水文总站长江上游干流区分站颁发的奖状。

1998年,谭波的母亲张素英因在抗洪抢险斗争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获得了水利部颁发的奖状。2006年,谭波也被市水利局评为“防汛抗旱优秀个人”。“我妈妈常常告诫我,水文工作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水文数据直接影响到上级部门对整体水情的分析判断,要细致,更要有耐心和责任感。”谭波说,在工作方面,外公和母亲都是他的榜样,“作为水文工作者,我们就像是防汛抗洪的哨兵,必须要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才能为防汛指挥作出科学决策。

在谭波的熏陶下,他的女儿也对水文工作产生了兴趣,“女儿平时休息的时候也会来站上帮忙,今年高考报的也是水文专业,说不定以后也会来这个站工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