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召开油菜冬季管理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会

16.12.2015  23:00

随着小春粮油生产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油菜产业发展逐年以较大幅度递增;机耕、机撒播或机条播、机防、机收、机烘等油菜种植全程轻简化、机械化技术普及推广应用,劳动强度和劳力成本极大降低,油菜种植效益凸显,种油大户不断涌现。2015年秋季永川区利用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招标采购了渝油28、先油188、油研57等优质高产品种13.72吨,预计2016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将达到或超过14万亩,油菜产业发展已成为小春粮油生产的主体作物和食用油脂的主要来源,促进种植农户增产增收。据前期调查统计,全区10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达到34户、面积9060.5亩,其中300亩以上规模种油大户12户、500亩以上规模种油大户6户、1000亩以上规模种油大户1户。受9月下旬-10月上旬长时间绵阴雨、低温和土壤湿度过大,油菜规模种植大户耕整土地和油菜播期普遍推迟,播后10月中、下旬又遭遇土壤墒情较差的影响,针对前期大户整地粗糙油菜发苗不均匀、当前部分大户油菜发育偏迟、长势较弱、群体平衡偏差,急需加强冬前施肥、除草和菜青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永川粮油站于12月12日召集全区油菜种植大户(业主)、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与技术人员、区粮油站相关技术人员等50余人,在金龙镇洞子口村80后种粮大户李刚的油菜种植基地召开“油菜冬季管理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会”,特别邀请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旱粮专家、高级农艺师刘丽科长和土肥专家商跃凤等莅临现场指导;旨在找准差距和问题、潜在制约因素,加强油菜冬季田管,重在施用“越冬肥”,促苗情转化和生长平衡,搭建高产稳产苗架。

培训会观摩学习了种植大户李刚504亩油菜全程农机化作业的直播现场,个体、群体发展协调,长势普遍较好;并尝试“油菜间种萝卜”一种新的“油-菜”套种模式,在油菜机撒播的同时将萝卜种子(1两/亩)与油菜种子一起混播。由于萝卜生育期较短,在12月底即可收获上市,对油菜苗架影响较小;萝卜收获时段错开了当地早萝卜收获的高峰期错季销售,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直播油菜密度较大,间种萝卜可起到疏苗间苗的作用,对油菜产量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一般可亩收获萝卜400-500公斤、亩增产值300-400元,有效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

培训会进一步强调种油大户和镇街油菜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的核查验收质量标准,必须下大力气及时加强冬季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和匀苗补稀等工作,确保大户油菜籽亩产指标达到≥125公斤/亩以上水平,切实做到种植一片、成功一片、示范和影响带动一方,促进油菜健康发展,防止骗(套)取种油大户奖励资金。市总站旱粮专家刘丽等还深入到田间实地抽查测算直播油菜群体苗数(亩苗数)及苗高、开盘度等个体生长势指标,并对直播油菜田管指出:一是直播油菜要适时早播,最迟不超过11月上旬,播后要及早加强管理,并适度补播和匀苗补稀,延长本田生长发育时间,促进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建立“秋发冬壮”高产苗架。二是直播油菜种植密度必须达到1.5-2.0万株/亩标准。油菜田间群体密度在适宜范围内益大不宜小。群体密度大可以抑制油菜分枝生长,促进主茎发育,适宜机收;同时还可有效遏制杂草生长,达到“以密控枝、以密控草、以密增产、以密适机”的效果。三是今年暖冬现象明显,或因早播和个别品种特性等原因,如遇油菜早薹早花现象发生,应积极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及时摘薹菜用后追施适量速效肥(5-10公斤尿素),促分枝发生;或喷施“多效唑”等抑制剂,抑制油菜过快生长。四是直播油菜密度大,多年种植油菜的田块或去年实行机收的,油菜秸秆均粉粹还了田土,土壤中菌源基数多,油菜菌核病爆发成灾的几率大,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菌核病的防治。在油菜始花期采取“一促四防”措施,叶面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杀菌、杀虫剂等混配液防治菌核病等1-2次,既防病治虫又提高扬花结实座果率,增加千粒重、产量和油菜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