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见实效

21.01.2017  01:40

 

近年来,永川区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办人民满意教育”发展目标,把握均衡优质发展主线,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底,永川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

一是 夯实基础,标准学校建设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十二五”期间,全区共投入12.42亿元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新增教育用地59.5万平方米。新建永川中学新校区、南华宫小学等6所学校,新建校舍18万平方米、运动场9.81万平方米。改扩建学校、教学点165所,改扩建校舍40.6万平方米、运动场9.65万平方米。中小学生均占地、生均校舍、生均运动场等指标大幅提升。建成标准化实验室228间、六大功能室686间、农村教学点综合活动室85间;建成图书室335间,配备图书188万余册。全区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配齐率达93%,初中理、化、生实验室仪器配齐率93.3%,小学图书室配齐率91.6%、初中93.8%;小学功能室配置率92.3%、初中90.6%;小学初中生均教学设备值达标率100%。

二是 彰显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育人环境均衡。 着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机制,致力推进“一校一品,百花争艳”的特色学校建设,建成特色学校53所,体艺科技特色项目学校40所、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41所、全国足球示范学校13所。汇龙小学成为“全国儿童文学校园”,兴隆小学成为“全国兰亭小学”,景圣中学成为“全国楹联学校”。一大批偏远农村学校特色鲜明,“三维一体”校园足球模式受到教育部肯定。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高峰论坛”等,区域特色学校建设荣获重庆市先进集体。完善特殊群体子女入学关爱机制,“十二五”期间共投入4.6亿元资助孤儿、残疾、贫困学生25万余人次,建有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62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涌现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重庆市十佳少先队员等优秀学生群体。

三是联合融合,优 化办学模式 促进教学质量均衡 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2”等特色项目,每年300多名学生荣获国家、市级奖励,涌现出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全国科技展示金奖等优秀学生群体。将流动人口子女全面纳入义务教育保障范围,创新开展城乡学校“对口帮扶”“领雁工程”,实施“片区教研”,推进“卓越课堂”、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兴龙湖小学、红河小学等10所学校,成为“4+x”走班教学试点学校。红旗小学、上游小学等12所学校成为“一体化”办学试点。

四是 固本强基,助推专业成长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300—500名,70%以上补充到农村缺编及学科紧缺学校。大力实施“特色学科教师配备计划”,每年培养全科教师60名。建成15个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15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研修。每年安排800多万元师资培训经费,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近3年培训教师8.67万人次,培养市、区级教学名师625名。完善教师城乡交流轮岗制度,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交流21.3%。每年安排1.68亿元发放教师绩效工资,拨付2100余万元落实每月500-980元乡村教师补助。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教师”100名、“师德标兵”及师德先进个人100名。

五是创新发展,智慧校园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大力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投资8500万元建成“100兆入班、1000兆进校、T级出口”教育城域网,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云课堂、班班通等3600余套;建设一批互动课堂教室、标准精品课录播室,推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实现信息技术课开设率100%,校园安监系统、班级多媒体全覆盖。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每年晒课5000节以上,教师荣获教育部级优课13节、市级优课174节,“智慧教育”基础条件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