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 朝天门》 让“重庆记忆”成为重庆文化新品牌

25.03.2017  15:03

  3月24日,《永远 朝天门》大型历史文献展座谈会在重庆美术馆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建议,为挖掘城市历史,留住人们共同的记忆,将《永远 朝天门》作为常设性展览,选择固定地点长时间进行陈列,并进行影像史学研究,让“重庆记忆”成为重庆文化的新品牌。

  《永远 朝天门》大型历史文献展是继《再见·十八梯》《你好·化龙桥》之后,渝中区“城市发展三部曲”的完结篇。展览分为重庆开埠、抗战与城兴、重庆新生、弄潮时代四个篇章,以朝天门为圆点,探究重庆的来去之路,以珍贵的历史影像为载体,记录了自19世纪末重庆开埠以来的变化和发展。展览于3月14日在重庆美术馆开展,将于3月26日结束。

  “我们要怀着敬畏历史的心来做文化。”座谈会上,我市文艺评论家蓝锡麟表示,此次展览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唤起了观众的共同记忆,让观众看到了策展团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应该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能够永久性陈列。

  重庆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认为,作为渝中区“城市发展三部曲”的完结篇——《永远 朝天门》达到了一个高度,它的资料最全、规格最高、反映的信息量最多、价值最大。它表现的不仅是朝天门,还延伸到了重庆城,延伸到了重庆的文化,延伸到了重庆人对重庆城的记忆。

  “老重庆人可以在展览上看到自己曾经的生活,年轻人应该通过这些图片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外地人可以从展览中认识重庆。”英国历史建筑专家Michael Brown认为,《永远 朝天门》非常有价值,他已经完整地观看了两遍展览,虽然看不懂中文,但他仍然被这些历史影像深深地打动。“但展期太短了,建议将它作为一个常设性展览在固定地点进行展出。

  “《永远 朝天门》已成为重庆近段时间有情怀、存历史、敢探索的文化事件。”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称,渝中区“城市发展三部曲”是影像史学在重庆的新尝试,他建议以此为契机,以影像史学研究为基础,整合各方资源,让“重庆记忆”成为重庆文化的新品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