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刊发孙政才署名文章

01.04.2016  10:06
贯彻新发展理念 开拓发展新境界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

    核心要点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载体和平台,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等于所有区县、乡镇、村同步进,人人齐步走。重庆五大功能区域间、城乡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潜力差异很大,各功能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任务也必须各有侧重。

    ■要坚持以主动积极态度把握新常态,深刻领会新常态的本质特征要求,主动转变思维、更新观念,主动迎难而上、应对挑战,防止“速度情结”、“换挡焦虑”,防止浮于表面、空喊口号,防止畏难不前、消极懈怠。

    ■要彻底摒弃不合时宜的唯GDP、速度至上等观念,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彻底摒弃拼资源拼消耗、盲目铺摊子等路子,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彻底摒弃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轻社会等倾向,坚持平衡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彻底摒弃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等做法,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内外联动发展。

    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明确提出“一个目标”、“两点定位”、“四个扎实”的要求。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做好重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根本行动指南,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作为,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一、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西部地区而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掉队,必须扬鞭奋蹄、埋头苦干。”重庆总体上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必须充分认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科学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要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覆盖的领域要全面,必须以发展的办法加快补齐“三农”、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短板”,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覆盖的人口要全面,必须更加关注农村贫困人口、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惠及全体人民。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必须切实解决不同功能区域间与城乡间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齐步走”,要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差异发展、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等于所有区县、乡镇、村同步进,人人齐步走。重庆五大功能区域间、城乡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潜力差异很大,各功能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任务也必须各有侧重。“十三五”时期,重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为9%左右,这是区间值和整体目标,允许各年度略有波动,也不要求各功能区域和区县整齐划一。要注重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通过差异化的政策导向,鼓励发展基础好、实力强的功能区域和区县发展更快一些,扶持带动条件较差、相对落后地区跨越发展,推动全市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要注重解难题、打基础、利长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极为关键。当前,重庆发展仍面临创新能力不够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新兴产业亟须培育及城乡区域间差距较大等诸多难题。要紧紧瞄准既是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又是惠及长远战略需要的突出矛盾问题,加强各方面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精准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为推动更长时期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二、紧紧抓住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阶段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为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切实把握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

    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应当主动积极务实地去看待。新常态具有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坚持以主动积极态度把握新常态,深刻领会新常态的本质特征要求,主动转变思维、更新观念,主动迎难而上、应对挑战,防止“速度情结”、“换挡焦虑”,防止浮于表面、空喊口号,防止畏难不前、消极懈怠。坚持以客观务实态度把握新常态,既认识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概括,切实把适应新常态的新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又避免片面地甚至错误地把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归结为新常态,防止标签化、庸俗化、简单泛化。

    新常态是一个演进过程,必须清醒认识风险和挑战。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经济发展的条件、环境、动力和约束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在逐步消退,人口红利在逐渐下降,全球贸易红利在逐步减弱,技术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动力亟须转换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效应愈加凸显,等等。实践表明,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竞争的路子已经走不通,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常态是一个全新考验,必须提高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新常态是客观存在,本身没有好坏,但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的工作与实效却有高下。能否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关键取决于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适应引领新常态的能力。立足新形势新要求,要着力提升把握趋势、超前谋划的战略预判力,善于从苗头预见趋势、从趋势发现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动,掌握工作主动权。提升遵循规律、相机抉择的科学决策力,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及时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措施。提升破除陈规、化解难题的改革创新力,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提升突出重点、兼顾各方的统筹协调力,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等关系,正确处理稳增长与调结构、供给与需求、存量与增量等关系。提升靶向施策、定向发力的精准实施力,针对新常态下区域、行业、企业分化日益明显的新情况,坚持因时因势因事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对症下药。提升敏锐应变、严守底线的风险管控力,科学研判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点、风险源以及风险传导范围和方向,妥善应对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坚持密切联系实际。从重庆实际出发,我们提出,要辩证看待经济运行的波动,更加注重看整体、看主流;辩证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更加注重看质量、看内涵;辩证看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取舍,更加注重看潜力、看可持续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更加注重看后劲、看协同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更加注重看苗头、看规律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利弊,更加注重看大局、看长远;辩证看待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更加注重看统筹性、协调性;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注重看关联性、互动性。总之,要善于用全局眼光把握发展大势,做到举重若轻,有定力、不慌神;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做到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相结合,有作为、敢担当、不懈怠。

    三、自觉遵循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挥棒。

    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深化,体现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时俱进地回答了新时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发展依靠什么、发展为了什么等重大问题。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引领新常态、推动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关键要从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策略选择等方面深刻领会其精髓,并自觉运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彻底摒弃不合时宜的唯GDP、速度至上等观念,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彻底摒弃拼资源拼消耗、盲目铺摊子等路子,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彻底摒弃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轻社会等倾向,坚持平衡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彻底摒弃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等做法,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内外联动发展。要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改革引领、开放支撑、创新驱动。

    新发展理念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统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替代,注重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努力实现更可持续、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

    四、以新的战略定位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要按照这一定位要求,争做中西部改革开放排头兵,努力在全国一盘棋中谋划发展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围绕这一综合性定位,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统筹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发展,构建与直辖市体制、国家中心城市功能、超大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城市空间载体。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推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绿色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突出美丽山水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机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发挥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作用,提升经济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着眼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形成集群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金融业,突出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尊重创新规律,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突出创新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牵引带动作用,着力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等重点区域集聚,向我市确定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七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等重点领域集聚。推进开放协同式创新,促进创新平台、创新要素等开放共享,培育高水平的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普惠性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完善“渝新欧”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渝昆泛亚铁路等对外大通道,强化水陆空三个国家级枢纽配套三个一类口岸、三个保税(物流)区的“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辐射带动功能,提升两江新区平台功能竞争力,加强国际国内通关合作,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合作和制度创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重要城市的经贸合作,推进长江流域园区与产业合作对接。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力度,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保税贸易、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离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以及“渝新欧”铁路口岸建设运行等服务贸易“5+1”专项工作,推动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五、扬鞭奋蹄、埋头苦干,推动重庆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落实。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载体和平台,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选择。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策符合中央精神、符合重庆实际、符合发展规律。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加强区域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区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建设,推动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促进各功能区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优其优、优优与共,实现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结合重庆实际,必须强化改革引领,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供需新平衡;必须强化开放支撑,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供需新空间;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必须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统筹做好“加减法”,调优存量、做优增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增有效供给,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无效供给,既要以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也要保护、发展好优质产能和市场份额。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风险管控,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妥善应对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补经济社会短板,重视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发展新体制,落实好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关键突破带全局、结果导向求实效,结合实际谋划和推进一批标志性、牵引性的重点改革任务。全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统筹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营造良好秩序。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为做好重庆各项事业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扎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用新办法贯彻新理念,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

    (原载《求是》杂志2016年第7期)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
第二届轨道交通摄影大赛优秀奖《穿梭城市间》
  为重温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