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失独父母为战“疫”站岗

06.02.2020  19:23

老太婆,换班时间到了,快回去吃饭。”2月5日下午2点,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郭正街57号楼门口,满头白发的杨世秀把登记本交给老伴叶永祥,跺跺脚搓搓手,揉揉在寒风中吹了5个小时的冰冷的脸,结束了一天的“站岗”时间。

  杨世秀和叶永祥都70多岁了,他们是社区居民、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此外,他们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烈士叶玉林的父母。

叶永祥是一位退伍军人,骨子里一直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他们的大儿子叶玉林也是在他的影响下,16岁就早早的入了伍。然而1986年,部队传来噩耗,年仅18岁的叶玉林在对越“两山”防御战中英勇牺牲。大儿子的离世,给两位老人造成沉重打击。甚至到今天,亲人朋友都不敢在他们面前提起玉林这个名字。

然而,两位老人骨子里的热血并没有随着儿子的去世而消失。”郭家沱街道锣其寺社区书记邓正文说,尤其是这些年,叶永祥退休后成为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杨世秀则加入了巾帼志愿者,两位老人无怨无悔帮小区居民服务,一干就是十多年。

疫情抗击战站一开始,这对英雄父母就主动向社区提出来要做好他们居住这栋楼院的值守防控工作。”邓正文说,我想着他们年龄大了,抵抗力也弱,想让他们安心宅家,可他们坚决不同意,回头自个儿带上口罩就回到郭正街57号楼,开始了“站岗”工作,还排好了班,一人上午,一人下午,从上午8点开始站到晚上6点,劝都劝不回去。

同志,出门记着带上口罩。”“同志,现在是特殊时期,去女儿家也不行,疫情过去了以后再来。”5日下午,望着在凛冽寒风中坚守岗位的的叶永祥、杨世秀夫妇,邓正文一时有些哽咽。“我问过他们,这事很危险,孩子已经不在了,不能再把自己搭上。可你猜他们怎么说?叶永祥坚定的告诉我:我儿子虽然牺牲了,但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退伍军人,我们必须在国家需要的时刻站出来,如果儿子还在,他会比我站的快,因为军人,从来都以保家卫国为天职。

据统计,值守的这些天,两位老人成功劝导了60人戴口罩出行,登记了进出楼栋的25名人员基本信息,测量体温150余人次。

而在叶永祥、杨世秀的带动下,郭家沱街道的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等300余人都积极站出来,加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3个开放式小区50余个路口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