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刘钰梅:打工妹成“土专家”

27.05.2015  19:02

江津刘钰梅:打工妹成“土专家”

 

“你们这花开这么好这么密,今年一定有好收成!”站在德感街道三合村山头上,只见漫山遍野的白色的橘子花争相开放,一阵阵独有的清香扑面而来。

而在去年,情形却不是这样。刘钰梅承包下这里100亩地,从长着鹅蛋橘的树上开始嫁接新品种时,村民们纷纷表示了担忧:你不懂技术,又把枝桠剪了,肯定要亏。现如今,村民已经纷纷效仿刘钰梅开始剪枝、嫁接了。

38岁的刘钰梅老家在德感杨林社区,20岁出头就外出到河北打工。2013年,恰逢德感街道三合村有一个果园转让出来,在与老公商量后,两人毅然辞掉收入丰厚的工作回到江津,刘钰梅也踏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

“这里山林的条件并不适合鹅蛋橘的生长,并且这种橘子既不适合运输,也不适合贮藏,由于山上还比较缺水,一旦天干,鹅蛋橘的营养跟不上,不仅质量低下,挂果率也会大打折扣。”刘钰梅说起种植柑橘来头头是道。但刚回来之初,刘钰梅完全是门外汉,现在的成果来自于她多方联系,到处学习,并请到了果树研究院人员来言传身教。之后,她苦学技术,并开始嫁接W莫科特、塔罗科等晚熟柑橘品种。

2014年3月,果树开始锯枝、剪苗,这一步措施是果树最终挂果情况与果子质量好坏的关键阶段。整整半年,刘钰梅在山上搭建小屋,天天住在里面守着果树林,起早贪黑。“我这地涵盖了2座山,夏天下午太阳特别大,  太阳晒这边山我就去打理那边山的树。”刘钰梅说,那段时间除了父亲住院自己去城里住了1个星期,其他时间都呆在山上。

如今,刘钰梅嫁接的3000余棵果树全部存活,预计挂果率将达到80%,明年春节后就能销售,产量近2万斤。在此期间,刘钰梅还于2014年1月注册成功了江津区邦聚家庭农场,走多元化种养殖路线与绿色生态环保发展路线,在橘林内散养了近500只土鸡,通过柑橘树的种植带动养殖的发展,同时还种植了龙眼、李子、桃子等果木产品,李子从5月开始逐渐成熟,市民可以前往采摘了。

刘钰梅的努力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现在周边村民都叫她“土专家”,邦聚家庭农场成为了村民学习农业技术的好地方,不少农户依靠新技术增加了收入。正因为这样,该农场被评为了江津区巾帼家庭农场示范点、重庆市家庭农场示范点,刘钰梅也被评为“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