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06.02.2015  21:07

 

近年来,江津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产教互动、园校互动和校企互动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统筹力度,推进职教领先发展

(一)优化结构布局。 根据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江津区合理布局了覆盖全域的职教资源,引进高职8所,整合中职学校4所,现有国家示范高职、中职各1所,国家级重点中职1所,新建片区成人教育中心5个。坚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协调发展,稳定中职教育规模。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摩、新型建材、建筑、富硒农产品等重点产业,统筹设置能源工程、电子、建筑、种养殖等重点专业36个。

(二)强化职教保障。 落实国家助学金和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政策,对引进的职业院校在土地、税收、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设立100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师资培养模式,培养全国职教名师3名,市级名师8名、“双师型”骨干教师726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3%。建立以区长为组长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将职教工作纳入对镇街、部门的目标考核。

二、深化改革创新,凸显职教江津特色

(一)打造职教集团。 全区建立了两个职教集团:一是由重庆工商学校牵头组建了全市第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的职教集团。现已发展成为覆盖渝西、黔北、川南、滇东的中等职业教育联合体,拥有36所职业院校、80家知名企业,在校学生达6万人;二是由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牵头组建了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集团。职教集团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推动园校互动 。依托重庆工商学校就近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职教工业园,探索“园团互动”办学模式,园校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技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基本形成“园校一体、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其“园团互动服务产业”集团化办学模式被教育部作为向全国推广的七大办学典型模式之一,江津区在教育部首批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建设总结会上交流经验。

(三)深化校企融合。 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推动职教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衔接配套,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在基地建设、员工培训、教学实践、产品研发等方面合作。先后与爱登堡电梯、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东科模具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了职业教育链与产业发展链的有效对接。

三、服务经济新常态,打造产业升级版

(一)大力培养产业工人。 积极与格力集团、惠普电脑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已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1.5万人;累计向区内工业园区输送产业工人4.8万人,培训产业工人2万人次,接受培训的产业工人占江津工业园区产业工人35%以上,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保持充分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产业工人增至13万人。

(二)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主动对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外来移民、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人员40万余人次,实现转岗再就业达90%以上。加强对江津籍外出务工的建筑工实行岗前和职后培训,累计培训建筑技工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