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坚持“五轮驱动”建设美丽家园

09.01.2019  17:51
    江津区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建设为抓手、以创建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保护为保障”“五轮驱动”,扎实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力建设“山水江津 绿色江津”。截至目前,全区完成营造林任务20.5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32.3%。
    以规划为引领,让任务细化落实到位。江津在全市率先编制《江津区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总体规划(2018—2020年)》,摸清了全区国土绿化提升空间。全区重点从长江生态屏障区、主要水系、区级以上公路、城镇和乡村“五个维度”进行规划,从退耕还林、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培育、宜林地及无立木林地造林、农村“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五条路径”进行设计,解决“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的问题,真正把3年72万亩国土绿化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以长江生态屏障建设为抓手,让两岸青山美景永存。江津境内长江干流127公里,长江生态屏障区总面积52.8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62%。2018—2020年规划实施生态修复13.89万亩。全区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着力营造长江干流两岸景观生态林带和特色经济林带,到202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重点提升长江生态屏障区森林景观的美化、彩化质量,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
    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重点,让绿化美化深入人心。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创森”和国土绿化宣传,让绿化美化深入人心。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一镇一品”建设导向,重点建设8个重点森林镇街、13个重点森林村庄。其中,中山镇四合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结合花园城市建设,推进中心城区绿化上档升级,投入资金2.02亿元,新增城市绿地72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公园、广场绿地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单位、居住区绿化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以“三变改革”为动力,让社会资本注入绿化。通过林业“三变改革”,创新三种模式,激活社会资本注入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一是股份合作模式。企业与农户合作造林,企业负责出资造林和抚育管护,农户以土地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二是量化管理模式。企业流转土地发展经济林,就近招聘农民,双方签订《基地建设管护协议》,明确管护面积、各个生产管理环节的操作规程、质量要求以及工资劳务费用等,企业负责技术指导、种苗和农资供应以及产品销售,企业与农户根据产品约定分成比例。三是“林旅+”模式。专业大户通过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种植花卉苗木、笋竹、特色经果林,适当进行林下养殖,发展森林人家34个,打造“林旅+”融合发展模式,促进自然资本增值。
    以资源保护为保障,让森林资源持续发展。一是重点加强对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组建90余人的专业队伍,集中驻地办公,脱岗专职推进。二是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和防火信息化建设,建成1个区级防火指挥中心和17个防火分中心,安装132个林区视频监控镜头,基本实现重点林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1‰以下。三是严格按照“五落实、七到位”管理措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以松材线虫病为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12万亩,建成江津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标准站,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四是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7件,侦破刑事案件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