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法院以“三延”提升服务律师水平

13.04.2015  13:28

      江津法院以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为目标,着力在“三延”上下功夫,通过升级原有律师工作室,进一步落实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建设要求,努力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

      一是延展服务空间。在院机关安放“律师工作室”路线标识,借助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律师工作室简介及位置,并在安检处设置引导员,畅通律师知悉渠道,充分发挥其效用。开通“律师免安检绿色通道”,律师登记后无需安检即可进出法院审判区域。采用“嵌入式”设计,将律师工作室设置在毗邻审判法庭、调解室的地带,同时腾让出一间当事人接待室,与律师工作室形成AB角互补,方便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及时会见当事人、参与诉讼及调解。截至今年3月,升级后的律师工作室已为50余名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便利。

      二是延展服务内容。在律师工作室安装开庭信息显示屏、电子文书查询系统,增设电脑2台和集打印、复印、扫描、传真为一体的打印机1台,让律师“足不出室”即可了解开庭情况、查阅电子卷宗、完善诉讼资料。将诉讼费速算器、授权委托书、诉状副本等常用工具文本摆放于电脑桌面,在办公桌上添置电子文书送达手册、审判法庭布局图和法院电话联系单,供律师按需取用。与院图书室实现无缝对接,定期同步更新律师工作室内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经典案例和本院院刊等,方便律师随时查阅。

      三是延展服务触角。在律师工作室设置意见建议箱,收集律师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截至今年3月,已收集到意见建议8条,其中的合理意见均已在有关工作中得到采纳。例如,收集到律师关于出庭更换服装不便的意见后,及时在律师工作室设置更衣间,并配备衣架、穿衣镜等,以便律师做好出庭准备。在每个业务庭室设置兼职律师工作联络员,主动到律师工作室走访,对律师提出的意见和反映的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促进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截至今年3月,13名兼职联络员共计走访该室20余次,与30余名律师进行交流。

来源:江津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