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多渠道提高新教师专业能力

31.08.2015  19:11

 

一是岗前培训,促进角色适应。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每年暑假,重点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科课程标准、卓越课堂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技能、班级常规管理等为培训重点,组织全体新进教师开展为期8天的岗前集中培训,让新进教师全面了解沙坪坝区教育情况,及时掌握沙坪坝区教育教改信息和方法,全面提升新教师的角色适应能力与专业素养发展能力。

二是师徒结对,促进示范带动。 各校为新进教师选定一名学科骨干教师作为领路人,并签订师徒协议,制定《师徒结对实施办法》,徒弟可在工作时间内全程跟随师傅,手把手的学习师傅教学教研、班级管理、作业批改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师傅定期或不定期听徒弟上课,对其专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意见。通过徒弟主动学和师傅全力教的学教过程,让新进教师学有所导、问有所答、惑有所解,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作为领路人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三是校本培训,促进自主发展。 学校创设新进教师成长发展规划,做实校本培训,以教育研修为抓手、以公开课展示为载体、以专业培训为基础,奠定新进教师的成长阶梯,全面促进新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四是邻里共建,促进帮带发展。 建设学校共同体内各校“传帮带”的互培互助体系,促进“邻里”学校的合作帮扶发展;沙坪坝区坚持做到共同体学校间的交流学习、共同研修,组织共同体新进教师间的同课异构、磨课赛课、观课评课、课题教研等研修活动,充分发挥共同体学校各学科间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新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稳健成长提供专业保障。

五是送培下校,促进专业引领。 每学期,区教师进修学院以分学科、分学区包干的方式,开展全区性的送培下校教研活动,教研员到校开展对新进教师的听课、评课、测评、考核等指导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新进教师的教育研修活动中,通过上示范课、开专题讲座、点对点辅导等培训活动适时掌握新进教师的教育科研情况以及学校校本研修动态,有效指导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