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徽闪耀党旗红

22.07.2016  11:34
  5996,7224,8451……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逐年攀升,2015年全年受理各类案件8451件,审结7860件,同比分别上升16.99%和15.03%。面对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件类型增多、办案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的挑战,奉节法院迎难而上,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连续六年保持全市“优秀基层人民法院”、连续四年保持“队伍建设先进法院”荣誉称号,并涌现出“溜索法官”群体等一批较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成绩的背后,是该院“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的成功实践。

  奉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地、渝陕鄂边区,幅员4087平方公里,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8.3%。奉节县人民法院立足“库区、边区、山区”的县情区位,结合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思路,在巩固上下功夫、提高上见成效、创新上动实招,不断深化法院党建工作,提升法院队伍素质,促进审判质效、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提升。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战斗堡垒

  “程庭长,今天下午你接待当事人的时候性子有点急,是不是可以再耐心一点?”2016年5月9日,该院第三人民法庭党小组民主生活会上,法庭党员干警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针对同事提出的尖锐问题,庭长程政清诚恳地表示,今后一定改正,在对待当事人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对庭长不客气,法庭干警对自己和其他同事,也以同样坦诚的姿态交流、交锋、交心,直面问题和不足。一个多小时的民主生活会,干警们共提出了十多条意见,真指要害,直陈问题,气氛紧张热烈。

  “我们每次民主生活会都力求做到有‘辣味’,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以便找准问题努力整改。”第三人民法庭党建指导员舒涛说。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直接决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否通畅。该院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队伍建设、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指标,科学设置党支部,把支部建在庭上,全面扩大党组织的辐射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思路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人民法庭三名法官均是党龄六年以上的党员同志,书记员王威也是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便于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该院探索在第三人民法庭党小组设置党建指导员,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党课,扎实开展党员评议活动,严格执行抓细抓小、立说立改的政治纪律规定,一个标准量长短、一个要求定优劣,持之以恒、务实从严地抓好以党建工作为核心的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在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和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涉及工作作风、办案效率等暴露出来的十一个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得到了当事人的充分认可,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加强青年党员培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因法院队伍结构的新老更替和应对案多人少的矛盾,该院通过招录程序新进了大批年轻干警,截至2016年初,40岁以下干警已占全院总人数的63%。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青年干警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摆在该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青年强则法院强。该院把加强青年党员培养作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青年党员培养新路径,推动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该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开设法官论坛、开辟院史教育基地等措施,激励青年干警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积极实施青年法官导师制度和“一线磨砺”计划,双轮驱动助推青年干警在审判实践中成长进步,提高以青年党员为主体的基础性人才的总体规模和成长速度。探索“专项教育、主题实践、专题调研”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培训模式,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法治信仰,坚定宗旨意识,促进自我改造,增强内心认同。坚持“学以致用、练以补缺”的培训理念,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技能竞赛、学术研讨等活动,立足岗位职责定向培训、按需施教。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创作“奉节法魂赋”,打造“荣誉示范长廊、夔韵诗画长廊、廉政警示长廊”等五大特色主题长廊,提炼精神品质,展现道德情怀,强化共同认知,引领立德树人、立志塑形的价值导向。

  青年党员关超,来自河北邢台,2011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奉节法院研究室工作。初来乍到时,由于语言不通、业务不熟以及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关超一度对工作感到十分困惑和迷茫,甚至产生了辞职回家的冲动。得益于该院青年法官导师制度的施行,关超的导师及时发现了这一苗头,并积极跟他进行了沟通,引导他正确定位自己,积极转变角色适应工作岗位。经过不断的努力,他逐渐找准了奋斗的方向,很快地完成了从学生到合格法官的角色转变。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2012年以来,他撰写的论文连续4年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青年干警的成长进步,增强了党员队伍活力和发展后劲。2015年,该院青年法官审理案件4797件,占全院收案总数的57%,人均年结案数143件,人均结案率93%。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近三年来,共有4名青年干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1名青年干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青年干警共获得县级以上荣誉30余项,1名青年党员被授予全市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2名青年党员被评为2015年度全市法院办案标兵。

  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畅通“最后一公里

  2015年11月17日,该院第一人民法庭审判庭内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庭审,法官在审理王某诉罗某离婚一案。与以往庭审不同的是,审判员、书记员和原告都出现在审判庭,而被告席上却空无一人,取而代之的是设置在审判庭内的一台大屏幕显示器,上面显示着被告从广东惠州传输过来的实时视频。原来,由于罗某在广东惠州务工,回家路途遥远,于是便向法庭申请进行远程视频开庭。为了方便当事人,法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同意了罗某的请求。这是该院创新方式方法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奉节法院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解决“诉讼难”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点,采取有效贴近群众的措施,方便群众诉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该院立足县域实际和群众的司法需求,探索构建“五个一”的人民法庭建设格局,着力夯实人民法院“基层的基层”,全面发挥人民法庭在创新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群众权益、深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第一人民法庭被命名为全市首批“示范民生法庭”称号,第三人民法庭先后获得“全市法院系统青年文明号”、“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重庆市工人先锋号”、“首届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特别贡献奖”、“2015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特别奖”、“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殊荣,并荣登全国“政法英模榜”。

  同时,进一步完善便民诉讼网络建设,在全县设置7个巡回审判站,20个诉讼联系点,聘请149名便民诉讼联络员,基本形成了“站点遍及乡镇、诉讼联络员覆盖村社”的整体格局。通过整合诉讼联络员资源,建立了“业务对接、办案联动”的人民调解员、诉讼联络员培训指导工作模式,积极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功效。在法庭设立“群众工作室”、“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为“孤寡病残孕”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诉讼咨询、材料填报、法官约见等“一对一”跟踪服务。针对农忙时节涉农案件,组织“春耕巡回法庭”,适时开展“假日法庭”、“夜间法庭”、“赶集法庭”等审理方式,方便群众诉讼。

  针对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现实,充分运用“互联网+”,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办案中,通过远程视频调解室、裁判文书上网、远程视频开庭等形式,为当事人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添置数字巡回审判箱,实现了当场立案、同步录音录像、审理现场制作法律文书,远程接访等功能一体化,进一步便捷高效地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党组织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主业’,立足法院审判工作职能定位,通过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联系‘新纽带’,实现服务‘零距离’。”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远平表示。 来源:奉节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