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法院多维延伸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

16.06.2015  13:32
  近年来,南川法院坚持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作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点,不断创新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3年以来,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件95人,判处缓刑44人,实刑51人。

  一是建立庭前审查机制。每件案件庭前必与办案机关沟通,并深入相关乡镇、街道、社区走访90次,详细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平时表现、认知能力等基本情况。坚持做好庭前见面沟通、案卷详细审阅等,对是否使用监禁刑都要详细斟酌,最大限度地维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安排具有2名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女法官担任未成年刑事审判法官,同时积极与区心理咨询专家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先后对63名未成年人进行判前心理辅导和判后心理跟踪辅导,深入了解其涉案情况、现实境遇、身体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行为和心理等情况,对其心理特点、犯罪原因、改造的可能性等做出科学分析和判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教矫正意见和措施。

  三是注重回访帮教工作。积极创新和探索,做好判后教育回访帮教工作,努力实现法庭教育和判后矫正的“无缝对接”。建立回访机制,对被宣告缓刑及刑满释放的76名未成年犯进行观察回访教育,并协调各方帮助其重新开始人生;对宣告实刑且在服刑的未成年犯19人,积极与关工委等组织合作,走进监狱进行宣传教育回访。

  四是积极参与综合治理。针对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建立公、检、法、司联动机制,召开联席会议11次,统一惩戒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加强与各中小学校联动,挑选5名业务较强的干警兼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并选派优秀法官到各中小学校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共单独或联合开展法制教育讲座40余次。 来源:南川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