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炉印灶 郁山制盐的秘密

31.07.2016  21:04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角的郁山镇,自古以产盐著称。在苗语中,“郁山”即产盐之山。本版图片均由记者郑宇摄

郁山中井坝古盐灶遗留下来的盐晶。

85岁的老盐工秦大文。

郁山镇老街。

记者一行在倒马坎入口处,采访记录。

郁山中井坝盐场遗址炉灶。

    和郁山人聊天,他们十有八九会说:“我们这里当年可比县城繁华多了。

    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角的郁山镇,自古以产盐著称。在苗语中,“郁山”即产盐之山。这里关于盐巴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汉代,人们从那时起便开始开井煮盐,经久不衰,盐销区一度覆盖渝东南、鄂西南、黔东北和湘西北等地。

    停留在史书中的“泼炉印灶”制盐技术如何得到印证和还原的?作为涪岸沿线的重要通道,盐巴如何在此完成运输?6月25日—26日,记者一行在郁山古盐道实地探访。

    制盐——

    用最古早的盐泉作卤

    以“泼炉印灶”节能产盐

    从郁山老镇出发,沿319国道前行3公里左右,黛色的伏牛山与碧绿的中井河形影相依。往国道旁的山崖下探路,来到临河的堡坎下,一片突兀的火红色土壤猛地跃入所有人的眼帘。

    “重庆古代四大盐场之一的郁山中井坝盐场就沉睡于此。”当地文史地理专家简文相指着火红色的泥土说。

    令人疑惑的是,遗址周边的泥土都是正常的褐色,为何只有这里呈火红色?

    “泥土是在数百年烈火的烤炙中渐渐形成的色泽。”县文管所文博研究员张世锋道出谜底。当地人称,为了使用制盐的燃料,这里常年不熄的炉火需消耗大量木材,周围山上的树木曾被砍伐殆尽,直到煤炭被发现后,荒山才重新披上绿装。

    张世锋指着脚下几道整齐排列、长达数米的阶梯状巨大沟壑说:“这就是古人们用来制盐的灶。”其中,最大的灶台长980厘米、宽174厘米,最深处达165厘米。而这样的“巨灶”并不只有一个,3年前的考古发掘中就共找到12座朝着河边延伸的“巨灶”,它们紧密地挨在一起,就像是被一把巨大的钉耙深深挖过。

    这些“巨灶”内部自下而上分为清理废料的灶膛、搁置燃料的炉田,以及架锅的甑子。惊奇的是,“巨灶”内壁里还镶嵌着一个个红褐色的土球,最多的有上百个。

    如此数量庞大的神秘土球究竟是做何而用呢?

    这些被古人称为土壳的球状物体,并不是为了装饰灶台,而是肩负着一项重要作用——节能,“土球里蕴含了一种古传制盐技艺——‘泼炉印灶’。”简文相道破玄机。

    何为“泼炉印灶”?《彭水县志》曾有记载:“灶以黄泥筑砌,一灶五锅,井水入锅不能成盐,以之浸渍于灶,咸水皆入灶泥之内,次日则掘此灶土,浸水煎熬五日,而灶掘尽。又另行作灶,浸之掘之亦如前法。”简单来说,就是当甑子、炉田被火烧到一定程度后,盐工们便不断地将制盐的卤水印入炉田,并泼淋在甑子上。卤水通过火力蒸发水分,使炉田及甑子内的土壳吸收盐分。

    “郁山镇附近的制盐卤水含盐度比海水还要低,如果直接烧制,将浪费大量燃料,而通过这种‘泼炉印灶’的方法,卤水的含盐度得到大大提高,同时为制盐节约燃料。”80岁的老盐工刘维生告诉记者,10多岁时他就在这里学习此法制盐,“那时候,一个灶一天一夜可以产盐300多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制盐的工具找到了,那么制盐用的关键原料——卤水又是从哪里来呢?刘维生领着记者来到离作坊千余米外的山下,他指着斑驳崖壁上一个个紧密相连的柱洞说,这就是答案——当年源源不绝的卤水正是顺着这些柱洞上搭建起的输卤笕道,被引入作坊之中。

    顺着输卤笕道,过一段嶙峋的山路,盐井源头的庐山真面目才终于显露——一股手臂粗的白色山泉从数米高的岩隙中飞出,跌落在清澈平静的河面上……一捧清泉送入口中,满口咸涩。“这不是村民的饮用水井,正是郁山镇最古老的一口天然盐井——飞水井,至今已有5000多年,也是最早被人类发现利用的盐泉之一。”简文相说。

    运盐——

    崎岖险要的盐道四通八达

    一包300斤郁盐需人力日行三十里

    听当地老人说,彭水郁盐古代多在临近州县销售,这些州县四面崇山峻岭,山间道路崎岖难行。

    “郁盐的外运方式有陆运和水运两种。”1998年版《彭水县志》对古代郁山的盐道记之甚详——

    郁盐的水运,沿郁江下至彭水,或顺乌江而下,可到涪陵;或溯乌江而上,到达贵州夜郎等地。人们也把郁盐运到酉阳的龙潭,顺酉水进沅江而达洞庭湖;或另往常德,去汉口等地。

    陆运,主要是往西南到播州(今遵义);向西至信宁(今武隆江口镇)到南州(今南川),入湖北利川;东北经亭子关至西泡(今黔江蔡家槽)……

    “以郁山为中心的盐道可谓四通八达。”当地文物保护志愿者苏兵研究发现,这些盐道的不断开辟和利用,把乌江、酉水和长江连接起来,郁山也由此成为物资的中转基地。

    尽管如此,彭水郁盐的运输仍极为艰难,陆路运输在旧时多采用人力肩挑背负或畜力驮运。“为提高长途运盐的效率,我们用薄竹片编成盐包子盛盐。”85岁的当地老盐工秦大文回忆,或以棕绳系之,用竹木扁担肩挑行走于狭窄的山道;或以背架负盐包,多为一人一包,计200余斤,“力大者可背300斤,日行二三十里。

    事非经过不知难。记者一行也沿着当年盐工们的步道,重走了一遭。相传,倒马坎盐道是当年彭水入黔江的必经之路,从龙桥、经倒马坎、过亭子关,紧挨崖壁的青石板小路在雨后格外光滑,凹凸不平,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入旁侧崖壁下的茂林之中。

    记者一行相互搀扶着,气喘吁吁地往前挪……1小时06分后,走完全程的我们来不及顾及早已汗湿浸透的衣衫,更多的是唏嘘先民们还要肩负百斤运盐的艰辛。

    盐街——

    青青石板巷 悠悠盐事多

    郁山最繁华的地方曾经就是临水的街道,它们紧靠码头,随后灶河的曲折,繁衍着世世代代的繁华。当年曾号称有“九宫十八庙”,滑石板老街、太平桥、南京巷……在时光的雕刻下,它们看起来陈旧而衰老、灰暗而潮湿,却留下了无数关于盐的故事。

    “以前的门是从来不关的,从早晨开启一直到夜晚睡觉。人们在街上支着桌子打几局牌,端着碗站在门口吃三顿饭,随便聊着天,在门口就能买到便宜的东西。街道就是大家的公共客厅。”住在郁山老街的郭恒贵回忆说。

    在那个古老的街道上,郭恒贵的爷爷曾经挑着担子卖自家的盐巴。滑石板老街是临码头的一条街,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生意。到了他的父亲,还是一个卖盐巴的。他童年最清晰的记忆就是帮助父亲卖了盐巴,可以得到一块米花糖。

    84的吴老太在郁山住了一辈子。“小时候听老人说,这里曾有陈家、曾家、童家、支家四大盐商。”吴老太半晌挤出一句话。她记得,解放后,公路通了,背盐工少了,中井坝盐场也纳入后灶河的公私合营盐厂,私人盐商几乎销声匿迹。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场特大洪水来袭,淹没了盐厂,灾后郁山盐厂停产倒闭。

    盐商们的后裔还在吗?几经打听,记者在青龙街找到了支家的后代支寿昌。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他已从郁山纸厂退休,而对于祖辈贩盐的记忆早已模糊。“那时,我是个只有几岁的细娃,家里人说祖辈曾有人做朝廷盐官,同时又是后灶河这一片的盐商大户,除了供应本地的盐外,在湖北咸丰、来凤都开有铺房。

    无独有偶,支家后代零星的记忆与历史竟惊人地吻合。在清乾隆《酉阳州志》中记载:“酉无盐井,亦无盐税。即乾隆三年时已改土,商人李名均、支以安等认配彭水县郁厂井盐行销州境,其引税总向彭水县领纳者也。”(记者 姜春勇 杨晨 匡丽娜)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